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江蘇“最美教師”︱萬繪:做鄉村留守兒童的擎燈人
2022-09-21 09:09:00  來源:新江蘇·中國江蘇網  作者:洪夢琪  
1
聽新聞

2022年秋季新學期開學,揚州市寶應縣夏集鎮中心小學語文教師萬繪如往年一樣奔走於鎮上各個學校,詳細記下留守兒童人數及其家庭情況、家人的聯係方式。

從1985年至今,萬繪走遍寶應縣14個鎮區,連續37年堅持實地尋訪留守兒童,無數次踏進困難學生家中,從物質資助到心理撫慰逐一落實幫扶措施,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萬媽媽”。

她紮根鄉村,擔任誌願團隊“領頭人”,先後資助109名孩子讀書上學,讓13名失學女童重返校園;她榮登“中國好人榜”、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她用愛讓更多留守兒童走出鄉村,追逐夢想。

“農村孩子更需要老師”

萬繪是被“押上”拖拉機進入小學任教的。

1985年,17歲的萬繪高中畢業。父親為鍛煉她,把她送到離家20多裏外的一所小學任教。農村教學環境落後,師資力量不足,她打起了退堂鼓,父親硬是把她“押上”了拖拉機。

“剛到校門口,天就下起大雨,遠處有個人影匆匆走來。那人手上拿著一把舊傘,腋下夾著一塊塑料布,原來是校長親自來接我們了。”看著頭發花白、衣衫濕透的校長,萬繪心中有所觸動。

從那天起,萬繪的鄉村教師生涯開始了。“要給學生半桶水,自己必須先滿一桶水。”為提升教學水平,工作之餘,她抱起厚重的學習資料,取得本科畢業證書。1995年,她承擔一項市級課題研究項目,周末休息,她就坐上最早一班車,趕到外地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一趟趟奔波最終換來一份優秀報告材料。

“鄉村裏也能飛出金鳳凰。”萬繪任教後,她寫下幾十萬字的讀書筆記、專業論文和教學設計,所在小學成績始終在全縣名列前茅。不少城裏的學校向萬繪拋來橄欖枝,她都拒絕了,“比起教學資源豐富的城市,農村孩子更需要老師。”

“為人師者,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萬繪珍藏著一件特殊的禮物,來自一名叫王飛的學生。

王飛一出生就右手乏力,右腿也不方便,遇到校會等集體活動,萬繪總提前背著他下樓。“一年冬天自習課,萬老師發現我的棉鞋脫線了、手也凍破了,隔天就買來棉衣棉鞋給我穿上,還蹲下來給我的手、腳擦凍瘡膏。”王飛記得清楚,為方便課後學習,本該手寫的作業也被萬繪變成單獨的“說作業”。

王飛悄悄送給萬繪一串用黃豆和青豆串起來的手串,上麵刻著“萬老師我愛你”六個小字。“天那麼冷,一個連寫字都吃力的孩子,卻將一粒粒黃豆鑽孔、穿線,並刻上字。”捧著手串,萬繪感動萬分。如今,王飛已成家立業,還在縣城開了一家小店。每次看到萬繪,他總會親切喊一聲“萬老師”。

“為人師者,所做的一切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學生成長的喜悅讓我堅定了走下去的決心。”成為教師的那天起,萬繪從未停下關愛困難兒童的腳步。

她收留父母離異的女孩小菊六年多,一個鍋裏吃飯,一張床上睡覺,成了小菊的“家長”;為讓患有小兒麻痹症的學生小燦得到及時治療,她毫不猶豫地把工資塞到孩子家人手中;為讓輟學女孩重返校園,她堅持上門拜訪,吃過閉門羹也挨過罵,最終成功說服孩子父母……

“一次堅持、一份鼓勵,或許就能夠改變學生的一生”

2021年8月,揚州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全市教學活動由線下改為線上。萬繪發現“線上教學”給農村留守兒童帶來了新問題——沒有現場教學的課堂,很多學生就是在聽“專家報告”。

為此,萬繪利用課後時間跑遍寶應鄉鎮村小,挨家挨戶詢問孩子們的“網絡課堂”感受,撰寫了上萬字的調研報告。“農村留守兒童,長期缺少父母的陪伴與監督,孩子自覺性不夠,一個人線上學習,注意力不集中、時間得不到保證等現象普遍存在……”在今年的省兩會期間,作為省人大代表的萬繪提交了這份《關於特殊時期農村學校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多方奔走為留守兒童和困難家庭累計送去2000多隻口罩、200個溫度計和諸多一次性手套,還把2000多本圖書一一送到學生家門口,讓孩子們有事做、有書看。

“‘村小’教師工作不複雜,但計較起來就很複雜。”為凝聚更多力量,使留守兒童“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萬繪成立了留守兒童工作室,並在愛心人士的支持下,孵化出寶應縣龍之情愛心協會。至今,協會已運行七年,累計組織活動500餘次,參與誌願服務者達3600多人次,組織幫扶全縣820多名困難家庭孩子,“一對一結對助學”233名學生。

“希望全社會更加關注農村教育,讓農村的孩子也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這些年,萬繪個人為貧困學生捐款超過50萬,但她的生活卻過得十分簡樸。“我們的一次堅持、一份鼓勵,或許就能夠改變學生的一生,幫助一個家庭擺脫窮困,鄉村教師的幸福就是這麼簡單。”萬繪說。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 洪夢琪

標簽:老師;農村孩子;留守兒童
責編:王宛璐 袁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