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40119110945_副本.jpg
推動文化法學創新發展
2023-11-20 09:54: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1
聽新聞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0日 09 版)

文化關乎國本、國運。新征程上,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為法學研究提出新的課題。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中國實際,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要求,大力推動文化法學創新發展。文化法學要著力為在法治軌道上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供學理支持、學術支撐。本期學術版圍繞如何推動文化法學創新發展進行探討。

——編者

加強文化法學學科建設(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張樹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新時代新征程,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這對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法學學科體係、學術體係、話語體係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對加強文化法學學科建設提出明確要求。文化法學是中國特色法學學科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文化法學學科建設,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著力推動文化法學創新發展,為加強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法治保障提供學理支持、學術支撐。

把握文化法學學科特點

加強文化法學學科建設,要遵循法學學科發展規律,準確把握文化法學的學科性質、學科特點,促進文化法學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高質量發展。

時代孕育的新興學科。從全球範圍看,文化法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其發展程度與各國的文化發展狀況密切相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為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大精神動力。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進程中,我們黨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堅持全麵依法治國,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全麵納入法治軌道。新征程上,進一步保障人民文化權利,規範文化行業秩序,在法治軌道上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對建立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法學提出了緊迫要求。可以說,發展文化法學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實際需要,是全麵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麵向實踐的應用學科。文化法學根植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偉大實踐,又在積極回答實踐問題中實現創新發展。新時代,文化法治建設深入推進,網絡安全法、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電影產業促進法、公共圖書館法、愛國主義教育法等文化立法相繼出台,出版管理條例、誌願服務條例、博物館條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等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紛紛製定修訂,我國文化法律法規體係和政策體係更加健全。但也應看到,文化法治建設還存在立法有盲點、執法不到位等問題。文化法學要服務國家戰略,圍繞我國文化發展方麵的重大規劃、重點改革、重要舉措等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法律政策研究,係統研究文化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更好服務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嶄新實踐。

多元複合的交叉學科。文化法學的研究範圍涵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麵和全過程,既包括文化事業,如公共文化服務、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法律問題;也包括文化產業,如出版業、廣播電視產業、電影產業、互聯網內容產業、音樂產業中的法律問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決定了文化法學研究需要綜合運用法學、傳播學、藝術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知識,在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基礎上研究解決相應法律問題。文化法學突破傳統部門法的研究疆域,貫通憲法、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法等多個法律部門,呈現出多領域綜合、多學科交叉的特點。這就決定了文化法學需要以問題為牽引,積極開展跨學科、跨部門法的交叉研究。

踐行文化法學使命擔當

麵對新形勢新任務,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注入法治動力、提供法治保障,迫切需要對文化法學進行深入係統研究。文化法學研究者要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曆史賦予的光榮使命。

服務新的文化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這為文化法學學科建設明確了目標指向。近年來,文化法學植根新時代文化建設沃土、服務文化法治實踐,在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上呈現出多樣化趨勢,文化法學相關研究機構數量不斷增長,發展態勢良好,論文、專著、教材等研究成果日益豐富。但與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的要求相比,文化法學研究的理論基礎還比較薄弱,研究視野還不夠開闊,限製了文化法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加強文化法學學科建設,應超越傳統的立法論、解釋論等研究角度,不僅要研究文化法規範本身,還要研究文化法規範和其他社會要素的關係,在深入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法治保障、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製度、不斷提升文化治理效能以及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重大戰略問題上下更大功夫,為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作出更大法學貢獻。

建構中國自主的文化法學知識體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係。”加強文化法學學科建設,必須加強對文化法學原創性概念、判斷、範疇、理論的研究,在建構中國自主的文化法學知識體係上著力,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不做西方法學理論的“搬運工”。要切實紮根中國文化、立足中國國情、解決中國問題,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實踐出發,深入研究文化法的曆史發展、科學內涵、基本原則,文化法律關係的主體和客體,文化權利和義務,文化法的執行等基本問題,深入研究公共文化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文藝表演等各方麵的文化法律製度,總結提煉我國文化法治建設中具有主體性、原創性、標識性的概念、觀點、理論,為加強文化法治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培養高素質文化法治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大批高素質法治人才。”新時代以來,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斷增強,社會對既了解文化行業實務實際、又熟悉相關文化法知識的複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文化法學要做好培養高素質文化法治人才工作,就要在學科建設中打破法學與新聞學、廣播電視學、藝術學等文化藝術類專業在人才培養上的壁壘,推進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培養更多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強烈家國情懷、紮實法學根底的文化法治人才。

增強文化法學發展支撐

加強文化法學學科建設,對提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科學化、製度化、規範化水平,夯實文化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人才基礎等都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可以從理論指導、政策支持、學術環境等多方麵加強對文化法學學科建設的支持和保障。

堅持科學理論指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工作是政治性很強的業務工作,也是業務性很強的政治工作。”加強文化法學學科建設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麵領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確保文化法學教育和文化法學研究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要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引領文化法學學科建設,全麵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教育引導廣大文化法學研究者自覺做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實踐者,堅持用科學理論解答實際問題,不斷彰顯文化法學旺盛的學術生命力。

完善學科建設舉措。在課程設置上,可組織編寫高質量的文化法學係列教材,在法學、藝術學、新聞傳播學等專業領域開展文化法治人才交叉培養,推動文化法學教育和文化法學研究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在師資建設上,優化文化法學教師隊伍結構,推動高校、科研機構與相關法治工作部門在人才培養方案製定、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學生實習實訓等環節深度銜接、有效合作。此外,還需加強文化法治建設相關各方互動交流,如加強學術界和實務界的互動交流。

優化學術發展環境。要大力加強有組織科研,圍繞推動文化發展、保障文化安全等文化法治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完善多學科聯合攻關機製。加強文化法學學術交流,比如,定期組織專家學者開展行業調研、學術研討,打造文化法學研究學術共同體。加強文化法學對外交流,通過開展雙邊多邊合作研究、共同舉辦學術論壇、互派訪問學者等形式,拓展對外交流領域和渠道。創新對外話語表達方式,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國際傳播,提升文化法學的國際傳播效能,為我國文化法學學科建設創造更好國際環境。健全學術規範監督機製,落實學術不端與師德失範處理處罰聯動機製,引導教學研究人員潛心鑽研、打造精品,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

(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校長)

拓展研究廣度和深度(學術隨筆)

公丕祥

加強文化法學學科建設,推動文化法學研究走深走實,是適應法治建設新要求、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重要舉措。文化法既是人類精神文化活動在製度、法律層麵上的體現,也是法的現象係統中的一種特殊類型,具有文化與法的雙重屬性。文化法學旨在研究文化法的現象與本質、價值與特征、曆史與現實、形式與內容、運行機理與調整方式等基本問題,進而歸納、總結、揭示法律現象背後的規律性認識。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服務人民需求、紮根文化沃土、聚焦實踐問題,更好推動文化法學研究走深走實。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為什麼人的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性、原則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麵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必須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推動文化法學研究走深走實,要把研究的價值根基建立在人民之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聚焦人民實踐創造。這就要求文化法學研究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於文化法治建設的新要求新期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高品質的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且在保障文化權利、參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等方麵的要求日益增長,更加關注文化建設實踐是否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更加關心文化法治建設的實際成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要著重研究文化權利法治保障問題。要看到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文化權利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文化法學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深入研究文化權利的類型、客體、行使方式、平等保護等具體法律問題,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的文化需求提供依據。

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精華。文化是一條川流不息的曆史長河,其中蘊含著一個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文化傳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係,體現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這是我國的獨特優勢。”綿延幾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是創新發展文化法學的深厚基礎。推動文化法學研究走深走實,要堅持大曆史觀,高度重視學習和總結曆史、借鑒和運用曆史經驗,從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中汲取養分。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是建立在“民為邦本”“以和為貴”“明德慎罰”等深厚道德基礎上的,包含民間習慣、法律規則、國家製度和社會秩序的文化價值內容,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力和中華法製文明的深厚底蘊,有許多優秀的思想和理念需要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文化法學、建構中國自主的文化法學知識體係,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過程。我們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曆史實踐和當代實踐,堅持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創造具有鮮明曆史文化底蘊的文化法學話語和文化法治理論,更好總結我國文化法治建設經驗、指導文化法治建設實踐。

聚焦文化法治建設的實踐問題。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創新發展文化法學,源泉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法治實踐,動力是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文化建設實踐中各種矛盾與問題的現實要求。新時代我們黨領導人民推進文化建設的法治實踐,是創新發展文化法學的富礦。在文化立法領域,文化法律法規體係和政策體係日益健全,但麵對我國曆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麵對世界範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新形勢,文化立法任務依然艱巨繁重。在文化執法領域,有法可依問題總體得到解決,但確保文化立法有效實施,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解決存在的一些問題,還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在文化司法領域,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製度加快建設,公正司法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但提升文化司法公信力、及時公正解決疑難案件、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切實維護文化權利等,與黨中央要求和人民群眾期待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我們要以回答文化法治建設中的實踐問題為文化法學建設的根本任務,從實踐問題中找到理論創新的突破點、學術發展的生長點,不斷拓展文化法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作者為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

在學科體係、學術體係、話語體係建設上走自己的路

增強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學苑論衡)

孫佑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文化自信,就是堅持走自己的路。堅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務,就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曆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既不盲從各種教條,也不照搬外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對於哲學社會科學而言,形成自己的特色、風格、氣派是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成熟的標誌,是實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體現。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推進文化法學學科體係、學術體係、話語體係建設,是在法學領域堅定文化自信、繁榮發展中國法學的重要體現,對於推動法治建設、促進文化發展、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等具有重要意義。繼續推進文化法學繁榮發展,要在學科體係、學術體係、話語體係建設上走自己的路,不斷增強文化法學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推動學科體係優化。學科體係的形成是學科發展成熟的重要標誌。文化法學雖然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但相關研究並不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改革開放以來,圍繞我國文化建設中的法律問題,我國法學研究取得了豐富成果、形成了深厚積澱。隨著廣播電視、動漫、電影、工藝美術等行業快速發展,在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同時,行業成長必須解決的法律問題不斷湧現,直接推動藝術法學、娛樂法學、傳播法學等方麵的研究持續深入、不斷積累。發展至今,文化法學已經不僅僅是一門狹義的法學學科,而是形成了至少包括藝術法學、傳播法學、娛樂法學等在內的學科體係。這些細分學科各有側重、相互關聯。藝術法學研究法律在藝術創作、藝術品流通等領域的適用問題;傳播法學以言論自由、傳播者權利、傳播業監管等為研究對象;娛樂法學研究演藝人員經紀、影視製作發行等方麵的法律問題。同時也要看到,相關細分學科還存在研究方法陳舊、核心課程建設跟不上社會需要等問題。麵向未來,要緊跟科技發展和社會需求,推動文化法學各細分學科加強原始創新、完善課程教材,助力文化法學學科體係優化升級。

深化學術體係發展。學術體係主要闡述學科的研究對象、研究目的、指導思想、研究方法、各分支學科的相互關係以及本學科在社會中的功能等問題,是學科體係、話語體係的內核和支撐。優化文化法學學科體係,需要有相應的學術體係支撐。目前,文化法學學術體係建設還相對滯後於全麵依法治國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偉大實踐。推動文化法學學術體係發展,要增強學術研究的文化自信,敢於突破西方法學研究體係的形式和結構,研究人類精神文化活動的製度化呈現及其法律調整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要研究文化法學的重要概念、基本原則、基本原理、要素和工具等,進而推動文化法學學術體係創新發展。要增強學科交叉、多措並舉的方法自覺,從文化立法、執法、司法、守法這一法治過程論視角出發,科學提煉文化法治建設宏觀層麵、中觀層麵、微觀層麵的各類法律問題,有針對性地綜合運用各種研究方法,逐步形成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體係。

夯實話語體係根基。話語體係是學術體係的反映、表達和傳播方式。無論是建設文化法學學科體係,還是發展文化法學學術體係,都要以文化法學話語體係為基礎、為保障。所謂文化法學話語體係,就是以本國的語言文字對由文化法學的概念範疇、理論觀點、價值觀念等組成的學術思想的體係化表達。當前,在與外國法學界的學術交流對話中,我們掌握話語權的能力仍顯不足,對具有西方意識形態色彩的內容自覺加以抵製的敏銳性、主動性還不夠強。導致這一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自己的法學話語體係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在這方麵,文化法學話語體係建設要下更大功夫,取得更多突破。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繼續開辟文化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空間,夯實文化法學的話語體係根基,結合文化法治建設實踐進行話語構建,努力把我們的思想理論優勢真正轉化為法學話語體係優勢。

(作者為天津大學法學院院長)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0日 09 版)

標簽:
責編: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