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40612174802.jpg
南農大開學典禮:寄語新生在時代洪流中蓄積破土之力
2020-09-30 19:35:00  來源:中國江蘇網  作者:郭蓓 楠穠宣  
1
聽新聞

中國江蘇網9月30日訊(記者 郭蓓 通訊員 楠穠宣)29日上午,南京農業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舉行,學校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兩校區線上線下全程互動,校黨委書記陳利根、校長陳發棣分別在衛崗和浦口校區,與4410名本科生新生、3584名研究生新生、59名預科新生,所有校領導、各學院和部門負責人、全體輔導員、所有新生班主任一同參加了典禮。典禮由校黨委副書記劉營軍主持。

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陳發棣致辭,他從“南農之美”說起,帶新生揭開即將上演的“南農故事”。陳發棣說,南農之美,美在曆史厚重,底蘊悠遠。南農之美,美在大師雲集,群星璀璨。南農之美,美在勇爭一流,成果豐碩。南農之美,美在雄渾雋秀,朝氣蓬勃。陳發棣勉勵學子要抓住時代機遇,樹立“勇挑擔,敢為先”的自信心;要追求科學精神,增強“強本領,闊視野”的進取心;要守住“強農興農”的初心、練就科技創新的本領,主動肩負起曆史重任;要探索求學之路,保持“勤思考,善發問”的好奇心;要錘煉人文素養,培養“善學習,能貫通”的仁愛心。

校黨委書記陳利根為全體新生講授題為《躬耕大地 心懷山海——在時代的洪流中蓄積破土的力量》的開學第一課,繼去年的“使命之問”,引發了“力量之問”的思考。

陳利根指出,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給涉農高校回信一周年、全國上下喜迎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中華人民共和國71周年華誕和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之際,與師生共上開學第一課,意義特殊。他首先從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專家教授投身教學科研一線、凝聚戰疫中的南農力量說起,通過大量動人的校史故事、校史人物以及發生在身邊的鮮活案例,帶領師生思考“農業是什麼”、“大學是什麼”、“農業大學的學生要幹什麼”,勉勵學子俯身大地、探尋農業的“壓艙之力”,守望山海、觸摸大學的“鑄魂之力”,擁抱時代、釋放青春的“逐夢之力”。

陳利根表示,中華文明根植於農耕文明、農耕文明是中華文化的鮮明標簽。他用南農人服務“三農”發展的生動實踐,說明農業和人類生存息息相關,守護著人類的生存;農業和生活品質息息相關,提升著生活的質量;農業和精神富足息息相關,承載著精神的寄托;農業和社會進步息息相關,提供著社會前行的能量等四個方麵,闡述了農業農村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向同學們展示未來農業的廣闊前景。

陳利根從國家與社會的“大曆史”中,與新生一同回望近120年的南農校史。通過為新生梳理複校曆程,以及培養的各界英才,講述南農如何與改革開放同步伐,從快速發展中走出來。通過介紹近年來學校在國內國際辦學影響、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國家重大需求,以及國際交流合作上取得的一係列亮眼成績和重要成果,講述南農如何與新世紀共奮進,從建設世界一流農業大學的奮鬥探索中走出來。

陳利根表示,麵對新的曆史時期和發展機遇,南京農業大學的使命就是要承載“致力於人類生存與健康”的責任、書寫“紮根大地、興農報國”的擔當。一代代南農人接續奮鬥,如今也將把“大學問”“真本領”傳授給新生,賦予其貫穿整個人生的力量。他勉勵學生要以“誠”為根本,有堅持真理、崇尚科學之“誠”,做理想信念的守護者、誠實守信的踐行者、科學知識的探索者。要以“樸”為底色,有紮根大地、服務人民之“樸”,緊緊紮根在中國大地上學知識、做研究、強本領,在服務“三農”、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事業中接受曆練和成長。要以“勤”為品格,有不畏艱難、奮發有為之“勤”,咬定青山不放鬆,無論是走在坦途大道、還是遇到困難險阻,都有一往無前、急流勇進的勇氣和堅持,把勤奮固化為人生的習慣。要以“仁”為己任,有心懷家國、兼濟天下之“仁”,把家國情懷熔鑄成自己的精神坐標,把愛國、奉獻、擔當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追求,把“青春夢”融入“中國夢”。

“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這個科技、這個人才,既在現在的我們,更在明天的你們”。陳利根通過不同年代校友的成長發展經曆,勉勵青年學子通過努力奮鬥,創造明天的輝煌。他把新生比喻為播撒在百年南農深厚土壤裏的一粒種子,從這裏紮根生長,求誠、求樸、求勤、求仁,在屬於自己的新時代,為建設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為早日實現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蓄積力量、破土而生、向陽綻放。

標簽:
責編:郭蓓 袁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