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現代化技術手段在線及時識別傳送帶撕裂、損傷?”“如何設計企業設備智能管理與預測維運的工業APP,對設備、備品、備件的使用年限及存量等情況進行智能巡檢與維修提示?”……5月9日,“‘藍卓杯’江蘇省大學生互聯網+工業智能APP開發設計”大賽,在南京工業大學如火如荼地進行,來自同濟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的近50支隊伍參加了角逐。
“基於supOS 工業操作係統,開展工業智能APP開發設計大賽,鼓勵更多學生嚐試將工業互聯網與不同學科專業應用相融合。”談及大賽背景,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鞏建鳴教授介紹並形象地說,比賽以真實的專業領域工程問題為牽引,要求同學們在學科專業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的基礎上,進行工業智能化程序的設計開發。“一個工廠相對來講是一個有機體,如果把一個工廠壓縮成一台手機,大家可以理解,把工廠內部所有的設備與係統全部聯結在一起的時候,那就是我們講的互聯網+工業智能APP。”
“突出互聯網+的作用,充分發揮大學專業知識培養和市場人才需求雙機製相契合的作用,豐富和活躍學校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電控學院院長方誌教授表示,正如中控技術創始人褚健先生所強調“未來工業4.0是由工業軟件驅動的工業革命,需要大量的工業軟件來支撐”。因而,此次比賽由高校與企業聯合命題,基於工業互聯網操作係統,設置了“工業信息化管控”“工業大數據智能分析”“工業建模與優化控製”“典型化工過程動態模擬”和“自主需求工業APP開發”等5個賽道。
“通過建模與優化可以尋找最佳溫度曲線,從而對提升產品的質量進行智能控製。”參賽選手、南工大自動化1701班曹欣羽同學介紹道,她和隊友參加的是“工業建模與優化控製賽道”。她舉例說,聚合反應是一類非常典型化工生產環節,反應溫度控製智能化至關重要,因為不同的反應溫度決定著產品的質量和效率。“智能控製可極大賦能工業生產,通過關鍵參數優化設置,實現多參數智能調控,將產品從設計到出貨實現全流程SaaS化。”曹欣羽已保送浙江大學直博,她很感謝在大學畢業之際能有很好地參與智能製造實戰演練的機會。
“今天的活動一方麵是為了引導學生在多學科協同的思維下進行實景創新實踐開發設計大賽,另一方麵是為了啟動 ‘工業智能APP生態合作開發計劃’。”方誌補充道,“生態合作開發計劃”是基於浙江中控、浙江藍卓等公司開發的通用標準框架和操作係統,采取“眾包”“眾創”等微服務化模式,將工業技術、工藝知識和製造方法固化和軟件化,開發形成工業APP,形成一種開放共享工業APP生態係統創新機製。“企業不再全程參與應用開發,第三方開發者專注開發工業APP,技術服務商專注於技術服務,運維服務商專注於後期運維……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通過構建平台合作機製實現價值共創,最終形成工業APP開發合作、開放、創新的生態係統。”隨後,南工大、浙江大學、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藍卓工業互聯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華東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簽約生態合作夥伴。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金曉明等8人被聘為南工大校外指導教師。
據悉,此次比賽由江蘇省自動化學會主辦,南京工業大學聯合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藍卓工業互聯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辦,藍卓為本次大賽提供10萬元讚助,全日製在籍本科生、研究生,均可以跨年級、跨專業組建隊伍,來自各高校的自動化、化學工程、機械工程、管理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和食品工程等十餘個專業的165名研究生和本科生組隊參賽。
5月9日起,賽題發布,經過前期開發設計、中期選拔、PPT答辯和路演後,將於本月底決出勝負。屆時,大賽獲獎者不僅可以獲得中控藍卓的實習機會,還可以獲得數量不等的獎金,其中,特等獎獲得者將獲獎金1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