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師傅們大家好,
我是滴滴司機委員會主任孫樞,也是網約車的CEO。端午節剛過,再跟師傅們道一聲節日安康,也向大家彙報近期司機委員會的工作進展。
上一封信我和大家承諾了要優化師傅們的賬單,讓師傅們賺的每一分錢都明明白白,現在各項工作都在趕進度,爭取在7月份上線。但這遠遠不是委員會工作的終點,還有很多司機師傅反映的問題沒充分解決,這也是我最重要的工作考核。
今天主要和師傅們聊一些關於拚車的真實情況。有些師傅反映“拚車接了多個乘客,隻收到一位乘客的錢”。我和團隊認真反思了誤會的根源,我試著通過一張圖介紹一下拚車場景下,司機和乘客各自的計價規則:
簡單來說,從乘客A上車點到乘客B下車點,是司機的計費行程,根據快車實時計價規則,按照實際行駛裏程和時長計算司機的收入。也就是從第一位乘客上車,到最後一位乘客下車,全行程按快車實時計價。
對於拚車乘客來說,每人隻需支付自己乘坐的這段行程的拚車一口價。拚車一口價一方麵是感謝用戶願意分享座位而給出的折扣價,另一方麵,也讓每一位用戶感受到價格的“確定性”,不用擔心擁堵或送拚友時繞路而導致車費上漲,而司機師傅們在即使堵車了或者路程有點繞的情況下還是能夠根據實際行駛裏程和時長獲得收入。
以上是拚車的計價規則。下麵是師傅關心的收入問題。有一位司機師傅是這麼問的:
“我今天拉了三筆拚車單,問了每個乘客付了多少錢,每筆訂單的抽成都不一樣,你們到底是怎麼算的?”按照司機自己的算法,平台分別拿走了28.99%、17.56%、-16%。
下麵結合師傅的實際訂單情況,我試著用一張圖來說明,為什麼不同的拚車訂單,平台拿走的錢會不一樣?
確實拚車場景下,司機的收入占比差距比較大。一般拚友之間特別順路,路線重合度越高,司機收入占乘客總支付的比例越低,但我們也承諾低於70%會補給司機。
但有時候因為路線嚴重擁堵、拚友臨時取消、未拚成等原因,確實會出現“負抽成”的情況,也就是司機收入大於乘客車費,每5-6單就有一單是負的。
我們一直提倡大家多使用拚車出行,當更多人願意和他人合乘一輛車,在車輛緊缺的時候,打車會變得更容易,整個城市的道路也可以更通暢,我們希望鼓勵更多的乘客共享座位,從一點一滴做起。
為了鼓勵更多司機師傅多接拚車單,6月14日起,我們在太原、南京、煙台、紹興等城市試行工作日早7點到10點“早高峰拚成0傭金”計劃,並陸續覆蓋到全國範圍,所有拚成訂單乘客支付的總車費全額給司機。
在拚車0傭金計劃的司機賬單中,師傅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有乘客總支付的金額、司機全行程實時計價的金額、以及各項平台補貼金額(如有)。但是,當乘客總支付金額小於司機實時計價金額時,司機依舊按照實時計價獲得收入。也就是說,當乘客支付費用不足時,平台會補給司機師傅。
長期以來,為了讓師傅們的服務有平等的回報,我們也在竭盡所能補貼辛苦接單的司機師傅們。2020年,我們共計向師傅們發放了收入損失補償超過5億元。其中,空駛補償費用2.37億元,因乘客不支付車費而進行的車費墊付2.79億元(截止目前,經過短信等方式提醒但乘客依舊未支付的產生於2020年的車費)。
今年4月份成立司機委員會,是希望建設更加良性、健康、可持續的司機生態,公平的維護每一位師傅的利益。現在看來,要走的路還很長,“早高峰拚成0傭金”計劃隻是其中一步,但大家每一條留言、每一次進線,都在不斷牽引著我們朝著正確的方向改進,我也會持續為師傅們交上答卷。司機師傅的滿意,就是我們的目標。
孫樞
滴滴網約車CEO、司機生態發展委員會主任
2021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