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圖_20250120095400.jpg
知識產權局:堅決反對並及時打擊商標惡意注冊
2021-04-25 13:4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1
聽新聞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誌敏25日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堅決反對並及時打擊商標惡意注冊行為,2018年至2020年,累計駁回惡意搶注和囤積商標注冊申請超過15萬件。

25日,國新辦就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有記者提問稱,明星人物姓名、知名企業等商標搶注現象受到公眾高度關注。請問,在嚴厲打擊商標惡意注冊行為方麵,有哪些具體措施?下一步還有哪些打算?

何誌敏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堅決反對並及時打擊商標惡意注冊行為,積極引導全社會樹立正確的商標注冊意識。

何誌敏介紹,根據商標法規定,商標惡意注冊主要是指違背誠實信用原則,以攫取和不當利用他人市場聲譽,損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侵占公共資源為目的的商標注冊行為。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商標惡意搶注行為,主要就是“傍名牌”“蹭熱點”以及搶注國家重大工程名稱、公眾人物姓名等;另一種是商標惡意囤積行為,就是“不用先囤”,大量囤積不以使用為目的的商標。

“這兩種行為都存在很大社會危害。商標惡意搶注行為,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丁真’商標被搶注,就是有人圖謀不當利益,從而擾亂商標注冊管理的秩序,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商標的惡意囤積行為,比如前段時間我局駁回的某公司300多件商標注冊申請,則是對市場資源和行政資源的浪費,嚴重損害公眾利益。”何誌敏說。

何誌敏指出,為了有效應對這些問題,積極營造更加良好的市場環境,國家知識產權局做了四個方麵工作:

一是推動完善法規。商標法第四次修訂專門增加了“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注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的規定,將打擊惡意囤積商標申請的關口前移到審查階段,並貫穿整個商標申請注冊的程序中。

二是準確進行識別。通過設置商標審查指引詞庫,綜合人工判斷,在審查中準確識別商標惡意注冊行為。

三是開展分類處置。對於有重大不良社會影響的,比如惡意搶注“雷神山”“清澈的愛”等商標的行為,予以快速駁回並曝光,讓相關機構和人員受到全社會的聲討。“2018年至2020年,我們累計駁回了惡意搶注和囤積商標注冊申請超過了15萬件。”

四是組織專項打擊。在去年的“藍天”專項整治行動中,各地約談了2950家代理機構。上個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啟動了集中打擊商標惡意搶注專項行動,推動各地執法部門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全麵形成高壓震懾。

何誌敏稱,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不斷完善商標法律製度,加大遏製和處罰力度,及時曝光典型案例,促進中國品牌建設,不斷推動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

標簽:商標;國家知識產權局;何誌敏
責編:李暘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