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圖_20250120095400.jpg
統計數據存怪相 中央環保督察批洞庭湖區化肥減量弄虛作假
2021-04-29 07:31:0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1
聽新聞

“早產”數據、“僵屍”數據、“美容”數據

中央環保督察批洞庭湖區化肥減量弄虛作假

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記者秦交鋒、史衛燕)鄉鎮尚未報送,縣裏就在直報平台上報了所謂統計結果;號稱化肥使用量減少,但報送的數字卻連續幾年一模一樣;化肥使用量實際增加而統計稱減少……

近日,“新華視點”記者跟隨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湖南省洞庭湖區嶽陽、常德、益陽三市調查發現,當地在化肥減量工作中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玩“數字遊戲”,“早產”數據、“僵屍”數據、“美容”數據奇葩頻出。

統計數據稱連年“減量”,農民卻表示“沒變化”

洞庭湖平原是我國水稻主產區,化肥所產生的農業麵源汙染是洞庭湖重要汙染排放來源。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2018年11月印發《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洞庭湖周邊地區化肥使用量比2015年減少10%以上。

經過近幾年的環境綜合整治,洞庭湖區環境汙染的趨勢得到一定程度遏製,但洞庭湖以及嶽陽華容東湖、常德珊珀湖、益陽大通湖等湖泊水質總磷濃度仍然超出國家Ⅲ類水質標準,區域環境壓力巨大。去年6月份公布的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顯示,洞庭湖區三市種植業汙染排放量總磷為1382噸、總氮為15129噸,分別占總排放量的19.51%、25.82%。

近兩年,洞庭湖區三市開展化肥使用減量工作。根據統計數據,2018年提出10%減量目標後,湖區三市2019年化肥使用量環比減幅劇增,嶽陽、益陽甚至超過了10%。此前,三市化肥使用量多年保持相對穩定。

目前,2020年化肥使用量的數據還沒有公布,但對比2019年、2015年化肥使用量,湖區三市中益陽市已完成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減量10%以上的目標,減量達16.2%;嶽陽基本完成目標,減量9.9%。

然而,當地百姓的實際感受卻與上述“漂亮”的成績單形成反差。記者跟隨督察組在湖區三市實地走訪、電話回訪了近30家農戶和種植大戶。群眾一致反映:近年來化肥使用量並沒有減少。

在益陽市沅江市,記者根據農業農村局提供的農戶地塊施肥情況跟蹤調查原始記錄表,了解多位農戶近兩年化肥減量情況。

陽羅洲鎮一位石姓農民表示,每畝兩季作物要用3包複合肥,每包80斤,這兩年每畝的化肥使用量“差不多”。

在常德市漢壽縣圍堤湖鄉地頭,一位種了30多畝菜的農民介紹,現在主要用高鉀複合肥,一畝要用200多斤。“肥料用得不重的話長不起來”,這幾年使用量“沒有變化”,氣溫低還要多用些。

奇葩的統計數據:“早產”“僵屍”“美容”

記者跟隨督察組調查發現,一些基層部門化肥減量過程中弄虛作假,統計數字存在諸多怪相:

——“早產”數據。

督察發現,一些縣級統計部門在所轄鄉鎮尚未上報化肥使用數據的情況下,已在統計直報平台上報了當地的化肥使用量。

統計聯網直報平台顯示,常德市漢壽縣2021年2月3日上報數據,2020年的化肥使用量(折純量)為61342.64噸。漢壽縣統計局填表人稱,上報的數據彙自於各鄉鎮所報的數據。然而,督察組4月19日現場督察時,漢壽縣統計局卻不能提供各鄉鎮2020年度化肥使用量的報表。

直報平台顯示,嶽陽市華容縣統計局2019年12月30日填報2019年度化肥使用量,2020年1月10日修改過一次數據。然而,該統計局提供的一張萬庾鎮2019年度的報表顯示,填表日期為2020年1月16日,晚於平台數據最終上報時間。

——“僵屍”數據。

根據華容縣統計年鑒,嶽陽市華容縣2019年化肥使用量(實物量)為172060噸,比2018年減量51023噸。然而,根據2019年度華容縣14個鄉鎮上報的數據進行合算,全縣共使用化肥205887噸,比年鑒公布的數據高出33827噸。

更令人費解的是,在普遍稱“化肥使用量下降”的統計結論下,有的鄉鎮上報的數據連續幾年一模一樣。華容縣禹山鎮工作人員提供三張統計表顯示,該鎮2016年、2019年、2020年化肥使用量均為31680噸。華容縣統計局提供的資料則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三年,禹山鎮上報的化肥使用量同樣均為31680噸。

——“美容”數據。

根據常德市農業農村局提供的2019年度大田監測點施肥情況統計表,全市112個監測點僅有29個施用有機肥,漢壽等地沒有監測到施用有機肥。但是,根據該局提供的常德市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措施減量統計表,漢壽卻上報稱,通過有機肥替代實現了977.4噸的化肥減量。

沅江市農業農村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當地油菜種植麵積減少約4萬畝,按照每畝減少肥料用量22公斤計算,總計減少880噸,占當年減量的29.4%。然而,根據沅江市各鄉鎮測土配方施肥推廣麵積進度明細月報表,2020年沅江市油菜種植麵積實際增加了5萬畝。

沅江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稱,出現這種情況是“計算失誤”。

入戶調查流於形式,須對統計數據弄虛作假嚴肅查處

根據國家統計局《農林牧漁業統計調查製度》,化肥使用量作為農業生產條件之一,實行全麵統計報表製度。

一位基層統計幹部坦承,在實際統計工作中,對化肥使用量的數據重視程度不如GDP、固定資產投資等。有些鄉鎮報數據,隻是通過電話口頭或者微信裏報一下。

湖南省明確要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情況要進行入戶調查,但一些地方具體執行時卻流於形式。更有甚者,漢壽縣農業農村局不僅沒有認真開展相關工作,還臨時編造虛假台賬應付督察組。

根據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省統計局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評價、監測,嚴肅查處統計數據弄虛作假行為。

督察組認為,嶽陽市、常德市、益陽市三地黨委、政府思想認識不到位,沒有深刻理解化肥減量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係,沒有深刻認識化肥減量對洞庭湖區農業麵源汙染治理的重要意義,解決洞庭湖區農業麵源汙染的內生動力不強。落實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不力,化肥減量工作不嚴不實、敷衍了事、浮於表麵。

2019年2月,在國家《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的基礎上,湖南省製定印發《湖南省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再次強調洞庭湖周邊地區化肥使用減量目標,明確要求“各市州根據本文件製定出台具體實施方案或細則”。但督察發現,常德市直到2019年8月才印發實施方案,嶽陽市、益陽市甚至至今未製定相關方案。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並按要求做好後續督察工作。

標簽:早產;僵屍;化肥
責編:呂霞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