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戰役被譽為紅軍長征史上“最慘烈、最悲壯、最輝煌”的一戰,麵對數倍於己的敵人,中央紅軍極其艱難地突破了國民黨軍隊布下的第四道封鎖線,粉碎了國民黨圍殲中央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譜寫出一曲勇於勝利、勇於突破、勇於犧牲的英雄壯歌。
湘江戰役結束後,中央紅軍從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殘酷的戰爭奪走無數人的生命,但動搖不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在我們黨100年的光輝曆程中,無數革命先輩像湘江戰役中犧牲的烈士一樣,為共產主義信仰獻出了寶貴生命,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他們以視死如歸的革命信仰,深刻詮釋了什麼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共產黨人就是要有絕對忠誠的理想信念。湘江戰役中,紅軍戰士懷揣著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寧死不屈。時任紅一軍團二師五團政委的易蕩平在作戰中腿部負傷,敵人逼近時,易蕩平要求警衛員對他開槍,警衛員不忍心,他奪過槍,將子彈射向自己,犧牲時年僅26歲。共產黨員就要做到無論考驗多麼嚴峻,始終把對黨的忠誠放在首位,就像入黨誓詞中所說的那樣,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黨員幹部要把對黨絕對忠誠的理想信念作為一生追求,為黨的事業奮鬥終身。
“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這是湘江戰役結束後在當地流傳的一句話。湘江戰役中紅軍戰士視死如歸,不畏強敵,頑強拚殺,無論犧牲多大也不退縮,就是要為窮苦百姓打天下。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複興,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要做到對人民忠誠,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把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心為民所想、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
湘江戰役是百年黨史上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我們要充分認識湘江戰役的重大曆史意義,不斷發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積極進取、努力作為,為建黨10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