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圖_20250120095400.jpg
湘江周刊·悅讀丨“雷鋒書係”:感悟雷鋒精神穿越時空的偉力
2023-03-26 12:19:00  來源:湖南日報  
1
聽新聞

湘江

60年來,雷鋒精神穿越時空,傳承不息,深深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

文字最能觸動人心,書籍標識精神高度。在這個生機盎然的春天,矚目湘水之畔,以主題出版引領打造紅色出版高地的湖南人民出版社,拓展內容、創新形式,推出了“弘揚雷鋒精神,爭做時代新人”係列圖書(以下簡稱“雷鋒書係”),以書紀念,以書傳承,將雷鋒精神賦予時代的溫度,為推動雷鋒精神代代相傳、學雷鋒活動生生不息貢獻出版力量。

記錄:呈現真實、立體、鮮活的雷鋒

“雷鋒書係”包含《雷鋒年譜(紀念版)》《雷鋒文稿》《永恒的信仰》3種,分別從雷鋒生平經曆、雷鋒文字作品和雷鋒精神信仰3個方麵,呈現雷鋒22年平凡而偉大的一生,係統深入地闡釋雷鋒精神的內涵。

據了解,“雷鋒書係”由湖南雷鋒紀念館負責人、《軍隊基層建設》編輯部總編輯等專家學者擔綱編撰,國內知名雷鋒精神研究專家擔任審讀,是近年來圖書市場上少見的成體係研究雷鋒和弘揚雷鋒精神的主題出版物。

《雷鋒年譜(紀念版)》記述雷鋒從1940年出生到1962年因公殉職22年的生平事跡,紀念版在第一版基礎上全麵修訂,新增從全國收集而來的珍貴照片71張,形成了這本研究雷鋒成長經曆的重要編年體工具書。《雷鋒文稿》收錄了雷鋒22年人生中寫下的文字作品,包括日記、眉批、詩歌、小說、文章、講話、書信等,全書圖文並茂,收錄了雷鋒手稿照片,力求拾遺補缺、真實完整,以文稿形式彰顯雷鋒精神的孕育與實踐。《永恒的信仰》以雷鋒精神的新時代認知、新時代表達、新時代弘揚為視角,從總書記囑托、雷鋒日記、雷鋒精神闡釋、雷鋒故事、雷鋒漫畫五個層麵,遞進式解讀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彰顯雷鋒精神的不朽偉力。

“我們在編輯過程中盡可能還原作品原貌與真實情況。力求向讀者呈現一個真實、立體、鮮活的雷鋒。”《雷鋒年譜(紀念版)》責任編輯傅欽偉表示。

據傅欽偉介紹,《雷鋒年譜(紀念版)》參考了167本(篇)文獻資料,拜訪了馮健、謝迪安、胡慶雲等9位雷鋒生前故舊,《雷鋒文稿》編輯團隊對書稿進行了30次修訂編校,《永恒的信仰》編輯團隊則多次往返北京,與作者專家召開線上線下會議20餘次。“總之,‘雷鋒書係’經過了編創團隊的反複深入論證,大到雷鋒生平有關事實經過,小到人名、職務、單位、地名、時間、數字等,全部以科學嚴謹態度逐一甄別。”

湖南雷鋒精神研究會副會長、省社科院原副院長賀培育表示,對曆史資料的搶救是與時間賽跑。“雷鋒書係”采集了許多新的史料,梳理考證了許多史實,挖掘了一些被遮蔽了的曆史細節,深刻體現了編撰者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展現了編撰者準確、樸實的良好文風。

創新:探索雷鋒精神的新表達新傳播

一直以來,記錄、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是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重點策劃題材,早在1973年出版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連環畫,影響了一代人。此後,湖南人民出版社陸續出版了《永遠的雷鋒》《為人民服務——雷鋒》《雷鋒的故事》《新時代的雷鋒故事》等一大批雷鋒圖書著作,以出版湘軍的責任擔當持續擦亮雷鋒精神名片。

多年的積累,為“雷鋒書係”編輯團隊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同時激勵他們不斷創新。

編創團隊充分理解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認知與學習需求,利用漫畫、故事、圖片、詩歌等生動載體,以多元化視角豐富敘事維度,讓雷鋒形象更加可親可敬可學。《永恒的信仰》責任編輯吳韞麗介紹,書中設計了雷鋒日記精選、雷鋒生平故事和雷鋒漫畫等板塊,“我們希望能符合當下年輕讀者的閱讀趣味,從多角度豐富雷鋒形象,幫助讀者更好地領會雷鋒精神。”

“雷鋒書係”還通過融合“數字展館”,讓受眾沉浸式認知雷鋒其人其事,領悟雷鋒精神的形成及發展脈絡。每本書的封麵都附有“湖南雷鋒紀念館網上展館”二維碼,讀者掃碼即可“雲參觀”湖南雷鋒紀念館,輕輕一點,展板即可“跳”到眼前,解說全程音畫同步,加之多媒體運用交互疊加,帶領讀者從書中走進館中,讓人身臨其境走近雷鋒。

傳承:以出版擔當續寫新時代雷鋒故事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在日前舉行的“雷鋒書係”全國首發儀式上,新時代的青年編輯們用深情朗誦,表達對雷鋒同誌的敬意,雷鋒精神的種子在這裏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讀雷鋒寫的文稿你會發現,這樣一個年輕人,他永遠是充滿激情、充滿愛心,最打動我的就是雷鋒那最純粹清澈的愛。他始終具有一種積極主動的生活態度,對新中國、新生活充滿無限熱愛和美好向往,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充足的幹勁投入到工作、學習之中去。”傅欽偉表示。

《雷鋒文稿》責任編輯潘凱在編輯過程中,也被雷鋒的精神深深感動,“最令我感動的是看到雷鋒留下的讀書筆記,他不僅在書籍著作上做了大量批注,還將警句名言抄寫摘錄在日記本上,留下了珍貴的學習筆記,這種讀書好學的態度與良好認真的習慣值得我們當代青年學習。”

60餘年來,一代代關注雷鋒、研究雷鋒的專家學者,不斷整理雷鋒文字作品、研究雷鋒生平思想,形成了大量文獻資料和工作成果。據《雷鋒誌》2013年不完全統計,雷鋒相關圖書超過1萬多種。學界和出版界共同造就的這種出版盛況是對雷鋒精神深刻踐行、拓展弘揚,也是雷鋒精神代代傳承、永不過時的生動寫照。

10年前,吳韞麗曾編輯過《永遠的雷鋒》一書,“10年的曆程,給我的感受就是,雷鋒精神是曆久彌新、永不過時的。圖書為時而著,圖書市場在不斷更新換代,讀者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方式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出版可以采用故事書、繪本、有聲書等多種方式呈現,還可以策劃弘揚新時代學雷鋒的典型人物的故事,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讓讀者更近距離地了解、學習和踐行雷鋒精神,並將雷鋒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在潘凱看來,圖書出版要為雷鋒相關研究搭建交流互動平台,要為雷鋒精神宣傳提供優質鮮活載體。“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也是我們的使命所係。”

雷鋒書係專家評介

湖南雷鋒精神研究會副會長、省社科院原副院長賀培育:

仔細品讀《雷鋒年譜(紀念版)》,你會發現雷鋒不僅是愛寫小說、詩歌的文藝青年,也是喜歡學騎摩托、學開汽車的時髦小哥,他與當代青年人並沒有兩樣,都擁有喜怒哀樂、愛恨情仇。但同時,他又是特別的,他的特別之處在於他“就是長著一個心眼,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在於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在於他全心全意聽從“黨的教導,黨叫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決不講價錢”;在於他“願在暴風雨中——艱苦的鬥爭中鍛煉自己”,同時又嚴於律己“省吃儉用,點滴積累,支援國家建設”。年譜中的娓娓道來,既避免了過分拔高、不食煙火的扁平建構,又還原了可親可愛、立體豐滿的雷鋒形象。

《軍隊基層建設》編輯部主編劉巍:

讓當代青年人知道雷鋒精神是什麼、是怎樣形成的、又是怎樣在60年的時間裏綿延不斷,成為從曆史到未來,中國社會堅守不變的價值坐標,從而通過一係列深入淺出的解析為新時代的青年人如何學習踐行雷鋒精神指明方向、提供借鑒,就是我們集合群力,編寫《永恒的信仰》的主要目的。在編寫中,我們無時無刻不被新時代的青春光芒感動著、激勵著:在抗疫一線、在無聲戰場,我們的白衣天使勇敢直麵病魔、自覺挺身而出,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精神寫在逆行抗疫的實踐之中;在高原大漠、在風雪邊疆,我們的戍邊衛士奉獻美好青春,守衛萬家燈火,弘揚著雷鋒同誌立場堅定鬥誌強的革命精神保家衛國。希望此書能夠激勵更多新時代青年讀者“像雷鋒那樣”,將這份“永恒的信仰”薪火相傳。

標簽:
責編:崔欣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