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平台TikTok9月19日聲明,其母公司字節跳動與美國甲骨文和沃爾瑪兩家公司達成原則性共識,三方將據此盡快達成符合中美兩國法律規定的合作協議。之後,美方多次表態,但似乎始終沒有改變其強買強賣的強盜邏輯。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9日曾表示:美方以“國家安全”為由,嚴重損害有關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向來標榜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的美國為何對TikTok強取豪奪,美方多次表態的背後又如何達到一步一步圍獵中國企業的目的?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資深工程師 劉暢:美國政府的根本企圖是將TikTok占為己有,不管是公司的控製權還是核心技術都想收入他們自己的囊中,運氣好的話他們還想趁機撈一筆好處費。
從最開始到現在,字節跳動和甲骨文的協議貌似是經曆了三次反轉,第一次是9月14日媒體報道它們大致達成了一個協議,這個時候美國能夠獲取到TikTok的源代碼,有公司的部分控股,甚至有在董事會多數的席位,這個時候美國政府放出聲對協議表示支持。

但這個階段特朗普沒有發聲,反而是9月18日美國商務部在官網發布聲明稱要從9月20日起將TikTok從應用商店裏下架,這等於說是一次反轉,一次極限施壓。第二天美國商務部又在官網發了聲明,把下架的禁令推遲了一周。
從美媒的報道中分析,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那50億作為教育基金的投資後來字節辟謠說是未來稅收貢獻的預期,可能是特朗普從中撈一筆的目的達到了,這個時候他出來說要對這個合作給予祝福。
但是後來又反轉了,對於新成立的公司控股權到底在誰,字節跳動和甲骨文發布了兩個截然不同的聲明,特朗普此時出來說隻要中國還保有對TikTok的控製權,我就不同意,這又是一次極限施壓。如果這次施壓成功了,他最初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這是一個“切香腸”的戰術,美國政府最初提出的要求字節跳動肯定是無法接受的,於是他就不斷通過反複的輿論放鬆,來回的極限施壓來一點點降低字節跳動的心理預期,不斷逼迫他們做出讓步。
企業要意識到,企業和國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隻有強大的國家做後盾,一個企業的發展才能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