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圖_20250120095400.jpg
【西部開發新脈動】走進沙溪古鎮:在曆史場景裏享受現代生活
2020-09-29 20:35:00  來源:經濟日報  
1
聽新聞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大理9月28日訊(記者 武曉娟 賈佳 張相成)大理劍川沙溪鎮寺登街區域是茶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經過近20年的修複,這裏較好地保存了曆史原貌。古舊的石板、狹窄的小巷,仿佛將時間凝固。一間間木製的房子、幾棵五百年以上的古樹、僅容兩匹馬同時通過的土坯牆門……無一不在訴說著曆史的滄桑。“修複的時候,挖開的每一塊石頭都有編號,我們要確保每一塊石頭都能回歸原位。”沙溪鎮文化站站長楊惠銘說。

沙溪鎮文化站站長楊惠銘接受采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曉娟/攝)

從2000年開始,楊惠銘就開始參與沙溪鎮的修複和保護工作。“我們在修複的時候堅持三個原則,盡量使用舊的東西,盡量使用傳統工藝,盡量使用原來的材料。但修舊如舊,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我們曾經也受到質疑,不被理解。大概2006、2007年的時候,遊客來了,一看說怎麼那麼破,我們也很難過,猶豫要不要堅持下去。”他回憶。“不過今天看來,沙溪模式是成功的,我們留下了曆史的印痕。”

沙溪古鎮戲樓(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賈佳/攝)

楊惠銘介紹,沙溪古鎮曾經有一段時間被曆史遺忘,變成一個農業小鎮。大概在2000年的時候,被世人重新發掘。2002年,“沙溪複興工程”全麵啟動。2017年沙溪古鎮被列入創建全國一流特色小鎮名單。通過近20年的複興工程和特色小鎮創建,沙溪古鎮以更古樸的風貌、更濃厚的文化氛圍、更現代的旅遊服務呈現在世人麵前。

沙溪古鎮上的店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賈佳/攝)

今天,行走在沙溪古鎮,一間間長滿青苔的房子、一條條起伏不平的石板路、一幅幅帶有白族舞蹈的牆繪,向你展示著小鎮的古樸與寧靜;一家家充滿文藝氣息的店鋪、一個個需要刷臉的門禁,又向你展示著小鎮的創新與智慧。隨著沙溪古鎮的名氣增大,它的經濟效益也愈加凸顯。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目前,沙溪古鎮成功創建為中國曆史文化名鎮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有5000餘人從事休閑旅遊相關行業。2019年,沙溪古鎮景區共接待海內外遊客127.57萬人次,實現旅遊社會總收入21.07億元。

標簽:古鎮;戲樓;經濟日報
責編:戴雨揚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