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圓,舉國同慶。今年恰逢國慶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天,八天長假令人充滿期待。在國內疫情形勢持續好轉、文旅消費市場全麵複蘇的背景下,各地頻頻施展“搶客”大招,各類促消費新舉措紛至遝來。這是一個與往年不太一樣的“雙節”,但相同的是對安全、祥和、文明、歡樂的共同希冀和期盼。
種種跡象顯示,這個“雙節”將出現今年首個旅遊高峰,被疫情嚴重抑製的旅遊需求很可能得到井噴式釋放。這是經濟社會全麵恢複正常運行的應有場景,是人們付出巨大努力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成果後的應有釋放。不過,我們依然要保持高度警惕,繼續繃緊常態化疫情防控這根弦,因為疫情還沒有徹底結束,反彈風險仍然存在。盡管國內疫情已得到很好控製,各地已接近一個月沒有發現本土病例,但全球疫情仍在擴散蔓延,不少地方仍有境外輸入病例,個別地方還出現了局部疫情反彈情況。這個“雙節”是闔家團圓、休閑出遊的節日,不可避免會出現人群聚集,因此格外需要守住疫情防控的安全底線,繼續保持社交距離,遵從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
一城繁花,芬芳四溢,高高掛起的國旗、中國結、燈籠等渲染出濃濃的節日氛圍,昭示著深深的家國情懷。“雙節”的底色是喜慶,為家庭團圓高興,為國家強盛喝彩。今年家與國的節日重逢,更是一種美妙的巧合,不僅給予我們喜上加喜的喜慶,也更加滋養我們發自內心的愛國情感。在這個特殊的“雙節”,經曆了疫情的大考,從危難中走過來的人們,應自豪地給自己掌聲、給我們身後的偉大祖國掌聲,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基礎上也適當放鬆心情、放飛心情,犒勞一下自己,獻上對國家的美好祝福,過一個喜慶祥和的“雙節”。
“祖國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出行遊玩不僅考驗著交通運輸、文旅市場等的應對能力,也是一麵折射全民素質的鏡子。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文明出行已然成為新時尚的標簽,是現代公民的必備素質。八天長假,不管是遠行還是近遊,行走的路上,我們應該守規矩、講文明,成為旅途的一道美麗風景。祖國的錦繡河山、秀麗景色,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用心守護,不插隊、不亂扔垃圾、不攀爬文物,自覺參與景區環境保護,自覺服從疫情防控指揮,處處與文明相伴相隨,真正把文明出遊的意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快樂的假期,難免會聚餐、要消費,這是“假日經濟”的重要內容,但必須奉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美德。今天,物質日漸豐盈、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家寶,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掉。特別是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彙點上,樹牢節約意識、養成節約習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如果人人躬行節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將是多麼巨大的財富!相反,浪費起來,又將是多麼巨大的損失!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每一位公民應有的社會責任和道德素養,也是一個民族基本的現代文明素養。我們不能滿足於做節約的向往者,更要成為節約的行動者,“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把節儉新風寫在“雙節”裏。
“雙節”即將如約而至,讓我們在歡聚中感受時代巨變,在幸福中體味國家強大,把這個不一樣的假期過得有滋有味、豐富多彩、歡樂滿滿,為迎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凝聚力量、提振信心、激發幹勁!
南方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