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聞記者 卓偉嵐)“油鹽醬醋、飲料、洗護用品等生活用品十分齊全,基本滿足村民日常生活購買需求”,9月26日,在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愛園鎮丁窯村愛心超市,該村黨支部書記張凡告訴記者,村裏開設的這個小超市,別看不大,運營幾個月來卻發揮了大功能。

村民到超市用積分換購商品
丁窯村曾經是全縣出了名的貧困村,在脫貧攻堅的號角聲中,不但全麵脫貧,而且建設得美麗如畫。如何讓小村保持不懈的發展動力,村民的精氣神很重要。今年6月,丁窯村村支兩委經過反複討論,決定在村裏開設“愛心超市”。建檔立卡戶在這裏可以平價購物,即進貨價;作為愛心驛站,將收到的捐贈物品,送給村裏有需求的人;重要的是,發放積分卡,1積分等值1塊錢,村民可以憑積分換商品。
如何獲得積分?村民通過自身努力,從孝老愛親、創新創業、誌願服務等方麵來賺取積分。“脫貧攻堅、環境整治等常規事務按月評分,臨時活動按次評比,隻要是需要村民關心關注的,村裏都將其納入積分考核。每次評比,高的可以得到200積分,低的10積分、20積分不等。這樣能讓表現好的村民有成就感,激勵、引導村民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在全村形成戶幫戶帶的好民風。”張凡介紹說。
今年8月,村裏開展“五美家庭”評比。大家反映村民胡某家環境衛生差,與鄰居不能友好相處。村幹部多次上門與其交流,帶他到超市參觀,現場看村民用積分購物,胡某深受觸動。在第二個月評比中,胡某家大改觀,家裏家具擦洗過了,院子收拾整潔了,和鄰居相處也融洽了許多。當月,胡某家得到一張麵額50的積分卡。胡某高興地說:“我家衛生搞好了,自己住著也舒服了,還能拿積分當錢花,多好的事。”
扶貧先扶誌,思想要脫貧。村民裴某與母親都享受低保政策,但裴某身體很好,有一定勞動能力,因為存在“等靠要”思想,平日無所事事。村幹部麵對麵宣講村裏的好政策。現在裴某按時到村裏的農業大棚幹活掙錢,每天可以有60元的收入,並立誌過上更好的日子。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發放了1500積分,40多戶人家受益。雖然錢不算多,但積分卡的發放在群眾之間形成了一種你追我趕的氛圍,大家都積極地向好的方麵發展、進步。”張凡說,“小積分”提振了村民的精氣神,小康之路也會越走越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