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秒入園景點,30秒入住酒店,城市道路延誤指數從2.23下降到1.92,實現“先離場後付費”功能泊車位達69.96萬個……”這串看似簡單的數字背後是杭州“城市大腦”加速進化,不斷拓展城市數字治理變革廣度和深度的不懈努力,也是“城市大腦”讓杭州這座城市變得越來越“聰明”的生動範例。
“城市大腦”,是搭載於互聯網,借助大數據、雲計算等對城市實施全域全程的即時分析和管理。通過全社會的數據互通,數字化的全麵協同,跨部門的流程再造,實現民生直達、惠企直達和基層治理直達。
“讓城市會思考,讓生活更美好;讓資源最優化,讓治理更高效”。得益於“城市大腦”對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的賦能,杭州在做到“心中有數”的同時也變得越來越智慧。
杭州“城市大腦”——讓城市會思考 讓治理更高效
自2016年率先提出並開始建設“城市大腦”以來,杭州不斷深入探索和創新,如今,“城市大腦”正在成為杭州城市治理新的基礎設施,持續提升城市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在《中國城市數字治理報告(2020)》中,杭州數字治理指數位居全國第一。
惠企直達。“親清在線” 平台成功實現國家級政策資金直達企業。截至9月30日,“親清在線”已上線惠企政策218條,兌現資金54億元,惠及26萬家企業,74萬位員工;在線許可版塊實際上線審批事項94項。城市大腦惠企直達,為經濟引擎注入強勁動力。
民生直達。“直達”理念從惠企向惠民延伸。通過數據協同、運算,實現政策自動匹配,達到補助精準發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截至目前,“民生直達”平台已有24項市級政策上線入庫,兌付資金2.5億元,受益32萬人。“直達”模式解決老百姓停車難問題。在下城區,通過“兩圈三區五街道”協同治理,實現延安路“一路見泊位”。
治理直達。通過協同政府、社會、企業等多源數據,城市感知更為敏銳,精細化、智慧化治理能力直達城市末梢,為群眾提供更多貼心服務。龍井村景區利用“便捷泊車”和“數字公交”綜合賦能,有效破解了龍井村景區長期的擁堵難題。下城區著力打造“會思考的街區”,穿透多部門、多主體數據,通過建模、煉模、優模,做到“交通服務從掛號開始”的全鏈條、傻瓜式的智慧化服務。
西湖區三墩鎮——“民生直達 數字賦能”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
今年6月,西湖區三墩鎮深入學習杭州“城市大腦”理念,改變固有思維,以“百姓”為中心去思考問題,運用民生直達平台,上線12項涉及困難戶、殘疾人、老齡人、企退人員和困境兒童等五類人群的民生類政策。
變“人工排查”為“數據分析”,變“審核材料”為“無需紙質”,變“層層撥付”為“瞬間兌付”,通過業務協同、數據協同和資金協同的方式實現了政策、服務、資金等直達百姓,在提高政策受益人群覆蓋率和兌現時效率的同時也減輕了基層社區的工作壓力,實現了“政策全覆蓋,一個都不會少”、“溫暖當日達,一天都不會差”以及“基層能減負,一個都不會走”。
餘杭區倉前街道——“雲端賦能 雙城治理”爭當一線施工排頭兵
數智樓宇、智慧發展,打造未來創業“經濟艙”。為充分發揮平台區位優勢,倉前街道優化“中樞管理”架構、建立“感知服務”架構、創新“糾紛處置”架構,全麵啟動“樓宇經濟”2.0版服務。
數字賦能、智慧聯動,打造未來治理“平安艙”。構建“數字工地”項目管理體係、“網事警情”聯動處置體係、“倉前e家”物業治理體係,著力打造數字治理指揮處置體係,建立數治聯動矛盾隱患處置閉環。
場景應用、智慧生活,打造未來人居“幸福艙”。率先與阿裏雲合作,打造全省首個未來社區智慧服務平台,實現未來生活“服務雲”、 “跑改雲”、 “分類雲”、 “安防雲” 和“食安雲”相結合的“五朵雲”場景應用,為居民打造未來智慧生活的幸福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