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至26日,2022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在山西省太原市舉辦,來自27個省區市的219名選手同台競技。本次大賽以“保護文化遺產弘揚工匠精神”為主題,設置木作文物修複師、泥瓦作文物修複師、陶瓷文物修複師、壁畫彩塑文物修複師、金屬文物修複師、考古探掘工6個競賽項目。各項目產生一等獎10名、二等獎22名、三等獎42名,共有10個代表隊獲得優秀組織獎。
真實場景,展現高超技藝。“14個小時內修複好一件缺口近1/4的青花瓷器,對我的技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在故宮博物院工作了8年的陶瓷文物修複師項目一等獎獲得者楊玉潔說。
“此次大賽突出真實場景,競技性強。比如籌備組精心挑選了典型病害文物用於實操比賽,參賽者必須使用傳統的手工工具等,讓更多技藝精湛的高水平技能人才脫穎而出。”國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長羅靜介紹。
老中青三代同台競技,盡展大賽活力。“做了一輩子木匠,這把年紀能在全國性比賽中獲獎,對我是很大的肯定。”木作文物修複師項目一等獎獲得者朱小林說,“現在很多工序都可以用機器代替,但是傳統的手藝不能丟。”朱小林今年60歲,從業40餘年,他帶了3個徒弟,希望傳統技藝能代代傳承下去。
本次大賽參賽選手中,高學曆層次占比較以往更高,本科以上學曆達到43%。選手平均年齡41歲,00後陶瓷文物修複師張心遠是年齡最小的選手之一。張心遠是北京聯合大學2020級文物修複與保護專業學生,從高中開始便係統學習文物修複知識。張心遠說:“我會把大賽當做新起點,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
2018年和2021年,國家文物局舉辦了兩屆全國文物職業技能大賽,為文物行業從業人員搭建了展示技能、切磋技藝的平台。今年,國家文物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主辦大賽。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表示,希望以本次大賽為契機,促學、促訓、促評、促建,提升文物行業職工技能素質,建立適應新時代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技能人才隊伍。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27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