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們這個路坑坑窪窪,一到陰天下雨下地幹活都出不去,騎自行車顛得直跳,風景很美的荷花蕩景區,因交通不便一度遊客稀少。”金湖縣塔集鎮副總河長曹祿森感歎,“現在路好了,到哪都方便,非常平坦,不僅趕集上鎮,就是坐車去縣城以前7塊錢,現在隻要2塊錢就解決了。”
5月27日,“我們的小康路——江蘇省‘四好農村路’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成果巡視”主題宣傳活動走進金湖。記者在現場看到,初夏的金湖,鄉村公路兩側隨時可見成片成片的荷塘滿目翠色。曹祿森所說的路就位於塔集鎮黃莊村,原先坑坑窪窪的土路去年變成了水泥路,當地人管這3.2公裏的水泥路叫“幸福路”。
近年來,長約1390公裏的“幸福路”,正讓金湖這個江蘇人口最少的縣,變得越來越熱鬧。

“以前高郵湖附近的水田,因為農產品運輸困難,一畝地隻能租40多元,道路修通後,流轉價格漲了十多倍,達到了800多元每畝。”正值龍蝦上市季,每天清晨,一車車小龍蝦沿著直通塘口的鄉村公路走出金湖,王金忠親身感受著路通人和生意旺。他表示,當地不少人都是荷藕與龍蝦套養,一畝水田1000元藕、2000元蝦,每畝收成都在3000元以上。“過去沒有路,我們采的藕都是用小車或者拖拉機拉到村上集中收購點,然後再轉運出去,路上一顛,好好的一整根藕就會斷,還會碰出傷來。現在路好了,一車2萬斤藕從塘口直接拉到城裏,損耗少多了。”
農產品運出去的同時,荷花景也吸引了不少鄉村遊的旅客。為發展荷花蕩旅遊景區,金湖縣荷花蕩旅遊公路工程於2016年6月30日建成通車。全線按照二級公路標準建設,路線全長約21.401公裏,設計車速每小時80公裏,是金湖縣打造的特色致富路。
荷花景區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李廣輝介紹,每年荷花盛開的時候恰逢梅雨季,一下雨道路泥濘不堪。如今,道路好了,自駕遊逐年增加,景區年客流量從20萬人次增加到60萬人次,農家樂、民宿都隨之發展起來了。
去年,金湖縣上榜2018年“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稱號。“目前金湖縣農村公路達到1390公裏、橋梁273座,使鄉村交通更加循環、更加暢通,形成了‘城市公交、城鄉公交、鎮村公交、旅遊公交’的全域公交運營服務模式,打通了‘杉清水秀’與金山銀山之間的通道,形成農村公路+特色產業、鄉村旅遊、電商物流等鄉村振興新模式。”淮安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徐效文說。

“四好農村路”能為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更好保障。近年來,江蘇不斷提升農村公路建設標準和質量,以特色農村路建設帶動農村公路沿線產業發展、群眾增收,“四好農村路”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在全國發揮了樣板作用。
“全省共有9個縣(市、區)獲‘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稱號。到2019年底,全省農村公路總裏程達到14.2萬公裏,密度為每百平方公裏132公裏,通達水平全國領先,農村公路中二級以上公路占比居全國之首。”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金淩介紹,目前,農村公路高水平發展促進了城鄉客運一體化水平穩步提升,全省開通鎮村公交鄉鎮已經突破1000個,開通率超過95%,年服務群眾出行超1億人次。農村“出行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交通扶貧精準化水平穩步提高,農村物流網絡不斷完善,廣大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得到顯著提升。
交彙點記者 梅劍飛 朱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