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40612174802.jpg
你見過淩晨4點的揚州嗎?跟隨外賣小哥的步伐一起感受揚州的煙火氣
2020-06-10 11:05:00  來源:揚州發布  作者:趙雅瓊  
1
聽新聞

你見過淩晨4點的揚州嗎?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堅持“夜跑”的外賣小哥,他們晝伏夜出,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見證著夜揚州的繁華。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他們就像是城市的“擺渡人”,穿梭在大街小巷,守護著人們的生活。

如今,久違的熱鬧逐漸歸來,揚州的夜也開始變得更加喧囂。昔日的城市煙火氣,伴隨外賣小哥的腳步逐漸複蘇。

淩晨4時

他在朋友圈驕傲地發出“榜單”

淩晨4點,胡藝翔在朋友圈發出了一張“榜單”。這是一張美團“戰報”,榜單顯示,他在當天的行駛裏程達到了29公裏,在揚州排行19名。

胡藝翔今年20歲,還是一名學生。因為疫情原因,他所在的學校至今沒有開學。原本兼職做外賣小哥的他,現在幾乎成了全職。與大多數騎手不同的是,胡藝翔的跑單時間是在晚飯時間和淩晨12點以後,他也因此被稱為“夜跑小王子”。

從2月至今,胡藝翔幾乎每晚都會遊走在揚州的大街小巷。用他的話來說,自己親眼見證了這個城市的“複蘇”。

2月,正是疫情防控最嚴格的時候,當時的他最大的感受是——揚州“空了”。“本來最繁華的文昌閣,一到晚上,連車都沒有幾輛,人更是少見。”他說,當時在街道上碰到的最多的便是同行。

“疫情期間之所以堅持跑,一方麵是因為競爭少;另一方麵,也是想為隔離在家的人們帶去一些溫暖。”胡藝翔說,那時的他,也感受到了很多溫暖。有市民在收到他送去的訂單後,都會給他額外的打賞。“說是為了謝謝我們,在這個特殊時期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如今的揚州,已恢複了車水馬龍。騎著電動車的他,有時也要等好幾分鍾才能通過一個路口。但他說,雖然沒有了以前的暢通無阻,但現在的揚州,更美了。“熱鬧,有煙火氣,才是揚州應有的樣子。”

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太多的改變。2月份,胡藝翔接到的單幾乎都是米麵油鹽菜藥和日用品,如今,人們點的更多的是夜宵和奶茶,生活已漸漸恢複到了疫情以前的日子。

“2月份,夜裏很冷清,隻有幾家燒烤店在堅持營業,但生意也不是很好,有時候一個晚上也跑不到10單。”胡藝翔說,現在,他幾乎每小時都能接到三四單,雖然和以前還有一些差距,但“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雖然一天天地重複著取餐、送餐的生活,胡藝翔卻很喜歡自己的工作。“正是這個特殊的職業,讓我有機會見證揚州的複蘇。”

這座城市在複興

日子還是有奔頭的

耿祥瀧。

相比涉世未深的胡藝翔,26歲的耿祥瀧的經曆要豐富得多。

他從小跟隨父母輾轉外地打工,從深圳到山東,再到東北,直到回到故鄉。他曾創業兩次,開過武館,當過廚師,但都以失敗告終。從3月份開始,他正式入職餓了麼,成為了一名騎手,跑單時間主要是晚上。

3月份的夜揚州,還沒有那麼多燈火,當時的他一天的接單量遠不如現在。“我基本都是在萬達這片區域跑,剛來的時候,很多店鋪都是黑燈瞎火,大門緊閉的。堅持營業的店,有時候很久都等不來一單生意。”耿祥瀧說,如今的萬達金街,燈火通明,顧客也開始多了起來,門前的廣場舞大媽們也回來了,城市重新熱鬧了起來。

兩次創業失敗,耿祥瀧欠下了十幾萬的外債。做外賣小哥,是為了生活。但這個職業,也給了他很多的感悟。

耿祥瀧說,他印象最深的是自己剛入職時。當時城市還沒有完全解封,送餐都是無接觸配送。一天晚上,他給一名顧客送完單後,收到了一條短信:“辛苦了,祝你生日快樂。”

“那天,我沒有接到一個祝福,沒想到一個陌生人會給我這樣的感動。”耿祥瀧說,騎手過生日時,APP上會有顯示,他沒想到一個男生會如此細心注意到了這點。“我眼淚一下子就掉下來了,當時就覺得值了。”耿祥瀧說,雖然隻是短短一句話,但沒有人能理解他當時的感動,雖然他連這個顧客長什麼樣都不知道,但溫暖確是實實在在的。

聚集在萬達金街等待接單的外賣小哥們。

耿祥瀧說,相比白天,夜晚的揚州更“大”,也有更多的時間去感受。晚上,外賣小哥們聚集在金街,等待接單,從空無一人到顧客漸漸變多,耿祥瀧的心態也在漸漸變化。“創業失敗時,我也曾有輕微的抑鬱,但看著這座城市在慢慢重啟,商家們又有了生意,就感覺日子還是有奔頭的。”

他們是城市的“擺渡人”

用腳步跑出了城市的煙火氣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外賣小哥們穿梭在大街小巷,守護著人們的生活。如今,熱鬧逐漸歸來,揚州的夜也開始變得更加喧囂,美食的香氣,人們臉上的微笑,廣場上運動的人群,也漸漸回來了。

采訪中,有外賣小哥指著自己的臉,笑著說,這就是“印記”。他的臉上,有一道明顯的口罩印,口罩覆蓋的地方,和暴露在外的皮膚,膚色有著明顯的不同。這是他帶著口罩堅持送外賣留下的“勳章”。

疫情讓商戶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部分小商戶因為承壓能力較差,沒能維係下去。但也有更多的商戶堅持了下來,等來了有序的複工複產。數據顯示,美團平台上有620萬家商戶,與去年12月相比,截至5月底,整個平台的複工率已達90%,消費情況相當於去年12月份平均水平的80%左右。

在揚州,商家在積極自救轉型。這一點,奔跑中的外賣小哥們更有感悟。“有很多商戶,特別是一些比較高端的餐飲店,以前幾乎不做外賣,我們也從來沒有去取過餐。但現在,有的店自己做了外賣平台,賣一些蔬菜和半成品,有一些也開始嚐試上線我們的平台了。”胡藝翔說,這些改變,讓這個城市的煙火氣更濃了。

標簽:
責編: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