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網訊 江蘇省鎮江市鄉村振興現場觀摩推進會剛剛過去,此次高規格聚焦“三農”的盛會,吹響了鎮江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的號角,會上印發的《關於統籌推進“三農”領域重點工作 開啟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等文件在鎮江全市範圍內引起熱議。在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需求導向的要求下,讓鄉村振興成為“鎮江很有前途”的鮮明標誌,也為全麵開啟鎮江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實現農業特而優、農村美而和、農民富而樂,指明了清晰的“奔跑”道路。
可以說,2020年鎮江的“鄉村振興”怎麼幹,都能在《意見》中找到答案。
做強農業,強項目、保民生同樣重要
在產業強市的戰場上,農業是一條重要戰線。2020年,鎮江將加快農業項目建設,一手抓好83個在手重點農業農村項目,確保年內投資達到52.15億元;一手抓好項目招引,聚焦五大優勢產業,引進一批高效農業項目。
在切實保障“菜籃子”供應上,2020年將加快恢複生豬生產,對照鎮江存欄20萬頭、出欄30萬頭的目標,確保如期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加快做好夏收夏種,確保收得快、種得好;為“菜籃子”經營主體提供政策支持。
在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上,2020年,鎮江全市將新建4.3萬畝高標準農田、20個以上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典型。同時,做大、做強農產品品牌,加大“白兔”草莓等區域公用品牌整合,加強“鎮江江蟹”“金山翠芽”等地理標誌產品宣傳推廣,擴大品牌農產品生產規模。此外,還將大力發展新興業態,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增4家農業產業化省級示範聯合體;開展農村創業創新大賽,強化“一村一品一店”品牌建設。
在強化物質裝備和人才支撐上。深入落實《鎮江市支持農業人才隊伍建設六條意見》,年度引進10個左右“金山英才”現代農業領軍人才(團隊);全麵加強基層農技隊伍建設,嚴格定編定崗使用;農業農村部大田種植數字農業試點項目基本建設完成;提升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水平。
脫貧攻堅,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2019年,鎮江全市204個經濟薄弱村全部達標,1.1萬多戶、2萬多名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脫貧。2020年,鎮江全市將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的要求,堅持精準脫貧和防範返貧“兩手抓”,深入開展“回頭看”,在全麵排查的基礎上,重點防止困難群體、低收入和剛脫貧群眾返貧,確保一戶戶排查、一個個銷號。同時,將重點關注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人口,把“因病、因學、因災”三大風險點和危房改造納入“防貧保”範圍,防止返貧和新致貧。此外,將注重脫貧長效化,加快扶貧項目進度,讓脫貧人口端穩“飯碗”。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鎮江還將在年內改建農村公路15公裏,實現農村4G網絡覆蓋率達到98%;確保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100%達到省定辦學標準;遠程醫療服務覆蓋所有鎮;建設醫療保險基層服務平台10家以上,縣域內住院醫療保險政策內報銷比例達到75%以上;新建農村標準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0家。
整治環境,讓農村更宜居更有吸引力
2020年,鎮江專門成立了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專項行動辦公室,聚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殲滅戰”,對鎮江全市50個鎮(涉農街道、園區)、511個行政村(涉農社區)進行集中整治,其中:第一批197個行政村(涉農社區)、3029個自然村已全部驗收銷號,第二批、第三批有2937個自然村目前也基本完成、等待銷號,鎮江全市總體完成率達到85%。
同時,2020年,鎮江將結合疫情防控,圍繞農業廢棄物治理、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廁所革命”四個專項工作方案,實現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5%,規模養殖場治理率達到95%以上,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完成275個規劃發展村莊的生活汙水治理;推進5個鎮的全域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建設工作。
深化改革,讓鄉村大地更具活力
2020年,鎮江市委明確了農業農村9項重點改革任務,對照這張“作戰圖”,將在3項內容上下大力氣。
推動“戴莊模式”的新拓展。近年來,省委省政府3次發文要求推廣“戴莊模式”。鎮江作為發源地,將依托28個“戴莊經驗”村辦合作社,加大“戴莊經驗”推廣力度,推動承包地經營權流轉、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態農業發展,努力把鎮江打造成為全省的“樣板田”。
深化農村產權製度改革的新成果。2020年鎮江全市將深化農村集體產權製度改革,全麵完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注冊登記,7月底前,基本完成《股權證》發放並鼓勵基層因地製宜探索股權繼承、轉讓及抵押,拓展股份權能;深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治理,規範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探索黨建引領的新機製,2020年,鎮江市縣鄉三級169個“書記項目”,有63個直接、35個間接涉及農村工作。下一步,鎮江全市將充分發揮“紅色引擎”作用,強化基層隊伍建設;紮實推進村書記專職化管理工作。(周迎 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