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如何用更多“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之田”?6月10日,泰州市舉行“情係實體 融通鳳城”全市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暨“百行進萬企”升級擴麵活動,全麵落實各項金融惠企政策,讓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更有力度、更有溫度,取得更好的實效。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泰州市第一時間出台惠企“雙十條”,全力幫助企業抗擊疫情、渡過難關。疫情期間,泰州市金融係統主動進位、擔當作為,企業存量貸款不減、增量貸款有效放大,97%的到期貸款有序接轉,展期及無還本續貸業務占比超過20%。同時,泰州市新增製造業貸款占比排名全省第5,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出全部增速11.4個百分點,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近50個基點,有效發揮了金融的“輸血供氧”作用。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海外蔓延,企業麵臨的外部形勢嚴峻複雜,更加需要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為企業生存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泰州市副市長張育林說,近期,國家金融委發布了11條金改措施,人行總行、銀保監會密集出台了新一輪惠企政策“幹貨”,目的是要更好地強化金融支撐,穩住市場信心,保住市場主體。“此次活動,就是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全力推動金融支持企業抗疫情促發展惠企政策的落實。”
泰州市將繼續實施一攬子精準舉措,有力提升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切實提高企業的獲得感。 比如加強市(區)和部門條塊聯動,常態化開展摸排對接,定期梳理融資需求信息,加強金融顧問團隊建設,搭建政銀企合作平台,及時響應企業融資需求;以泰州市產融中心為服務主陣地,加快推動各市(區)建立分中心,各園區成立金融服務站,各企業明確融資專員,形成“1+7+N”的產融對接服務體係;泰州市大數據管理局會同相關部門加快推進企業法人數據庫建設;泰州市財政局抓緊整合全市風險補償資金,按照市級5億元、各市(區)3億元標準,牽頭推動擴大政府性融資擔保規模,提高企業融資擔保能力;泰州市金控集團積極探索市級轉貸資金公司化運作模式等等。 不僅如此,2020年,“百行進萬企”活動也將進一步升級擴麵。泰州市銀保監分局相關人士介紹,主要有四個工作目標,一是“增量”,即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增速、貸款戶數不低於年初水平;二是“擴麵”,即增加首次獲得銀行貸款的小微企業戶數;三是“提質”,是指提升小微企業信貸服務便利度和滿意度;四是“降本”,就是進一步推動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