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40612174802.jpg
鎮江出台45條措施28項責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2020-06-18 18:32:00  來源:鎮江日報  
1
聽新聞

金山網訊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日,鎮江在全省率先製定出台了《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幹措施》(以下簡稱《若幹措施》)《鎮江市黨政領導幹部食品安全工作責任清單》(以下簡稱《責任清單》)。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鎮江將通過這些創新性、精準性、高效性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去年底江蘇省發布《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後,鎮江市食安辦立即著手,結合鎮江市食品安全工作實際,起草了《若幹措施》和《責任清單》,幾經修改完善,兩個文件於上月底經市委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

確保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這是鎮江市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和‘兩辦’名義出台的食品安全工作綱領性文件,具有重要意義。”鎮江市市場監管局食品藥品安全協調處處長李世榮介紹,《若幹措施》結合鎮江市實際,將各層各級提出的改革任務、重大舉措,進行細化、量化、具體化,九大部分、45條措施著眼2020、2025、2035年3個重要時間節點,製定食品安全工作目標和具體措施;《責任清單》明確了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本地區食品安全工作負總責,主要負責人是本地區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確保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在細化上級政策的基礎上,我們在製定措施和責任清單時,突出了‘創新工作’和‘地方特色’。”李世榮以《責任清單》的相關內容為例,向記者介紹,“《責任清單》是一份工作指南和遵循,它明確了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黨委常委會其他成員、政府分管負責人、政府領導班子其他成員食品安全工作責任事項28項,將食品安全黨政同責要求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值得關注的是,在《責任清單》中,鎮江市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向上級黨委和政府報告的重要內容,將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結果作為幹部獎懲和使用、調整的重要參考,督促指導黨委督查部門將落實食品安全重大部署、重點工作納入黨委跟蹤督辦內容。

對食安違法違規“零容忍”

鎮江對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堅持“零容忍”。2019年,鎮江全市查辦食品(食用農產品)案件421件,案值103.46萬元,罰沒款750.72萬元。這次出台的《若幹措施》明確,“要繼續按照實行最嚴厲的處罰要求,建立健全長效機製,推動鎮江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製度建設,推動落實食品安全司法鑒定、故意違法民事賠償等製度”。值得一提的是,在落實江蘇省相關意見的基礎上,鎮江市還針對日常監管中的薄弱環節,創造性提出解決措施,“比如,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麵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將相關內容納入我市的《若幹措施》,明確‘嚴厲懲治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嚴格禁止法律法規規定的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這就為我們的日常監管提供了遵循。”

每年將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若幹措施》還提出,“每年至少開展一項專項整治行動,切實解決群眾密切關注的食品安全重點、難點、堵點問題。”李世榮解釋,“在開展自上而下‘集體行動’的同時,我們根據實際工作中的重點難點以及各地產業特點,精準開展專項整治。”今年,市食安辦已針對食品安全重點領域、重點時段和重點部位,在鎮江全市深入開展2020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截至5月底,在整治食品生產經營環節、校園食品安全、保健食品行業、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等方麵,共檢查市場主體10118戶,發現問題712個,完成整改635個。

不同階段有不同工作目標

根據階段性目標,到2020年,鎮江農產品和食品抽檢量達到6批次/千人,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食品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

到2025年,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地理標誌農產品100%實現信息可追溯,規模以上農業生產主體90%以上實現產品信息可追溯。乳製品、酒類、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以及大型食品企業產品,100%實現信息可追溯。

到2035年,鎮江基本實現食品安全領域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食品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和監管體係運行效率明顯增強,人民群眾滿意率顯著提升,食品安全整體工作位於全省先進水平。(記者 朱婕 通訊員 夏莉 鄧敏)

標簽:安全事件;重大食品;食品安全
責編:苗津偉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