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40612174802.jpg
百村調研行|揚中利民村:好規劃帶來“幸福的選擇”
2020-06-19 16:50:00  來源:新江蘇·中國江蘇網  
1
聽新聞

在揚中市八橋鎮利民村書記工作室,牆上的“利民村發展規劃圖”格外醒目,綠色的智慧農業區、棕色的工業區、紫色的聚集居民點,5265畝的村域被大大小小的色塊填滿。

“2011年請揚中規劃設計院進行總體規劃,2017年花費98萬元請省城鄉規劃院專家對規劃進行細化,從生態環境、生活空間、生活治理、土地運用、產業布局等方麵拿出詳細方案。去年村集體收入676萬元,人均收入達4.5萬元。”利民村黨委書記劉喬榮驕傲地說,利民人經常要做“幸福的選擇題”:村裏好崗位多,去哪裏工作要選;村裏休閑場所多,去哪裏活動也要選。

鄉賢產業撐起村收入半壁江山

6月16日,記者在八橋鎮高創園華通船舶脫硫脫硝係統設備製造項目車間看到,工人們正在搭設吊車,工廠投產在即。這個由利民村鄉賢金國興投資的項目,一期全麵建成達產後,年銷售將達4億元。按照八橋鎮的政策,利民村可以拿到地方稅收20%的獎勵——50萬元。

將鄉賢隱性價值變為顯性價值。2018年,利民村首次成功吸引鄉賢回鄉投資興業,澳籍華人朱虎和加拿大籍華人黃克斌帶來領譽防彈纖維和永航動力兩個項目,年產值達2億元。2019年,又有4位鄉賢投資項目落戶利民村。這些項目全部投產後,預計每年為村集體增加400萬元收入。

為什麼選擇利民村?江蘇永金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仲明春說了一句大白話:“因為村裏有地。”原來,利民村按照發展規劃預留出工業用地,配建水電設施和部分通用廠房。“有現成的廠房,村幹部服務又熱忱,企業擴產選這裏太合適了。”仲明春告訴記者。

目前利民村有14家企業,全村80%的青壯勞力都在村裏就業,年均收入達6萬元。

綠色農業讓人人都有錢賺

在利民村農地股份合作社的大棚裏,65歲的祝瑞根采摘著香瓜。“從廠裏退休後閑不住,就過來打打工,每天收入一百來元。”祝瑞根說,農地股份合作社占地100畝,5個大棚裏種了各種瓜果蔬菜,一年四季都有事忙。

根據規劃,利民村1680畝農地全部流轉,建起生態園、果園、葡萄園、大米基地、江鮮養殖基地、苗木基地“三園三基地”,成立農地股份、蔬菜、水產養殖等五大合作社。原本在企業上班的季成林主動請纓,擔任農地股份合作社負責人。“產品供應給村裏的企業、超市,去年營收達300萬元。”季成林說,合作社5名員工都是60歲以上的村民。

花木苗圃基地裏的垂絲海棠、紅葉石楠球等苗木,養殖基地的江蝦、金鯝魚、烏骨雞等水產家禽,都需要人工種植打理,這些都給了利民人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村裏有勞動能力的人,根據自身特長,可以選擇在任何一處農業基地打工,人人都能有錢賺。在這些種養殖基地裏工作的,還有180多名60歲以上的村民。

做強黨建實現小康生活增量

傍晚,位於利民村東二組村口的廣場人氣漸旺。鵝卵石步道、健身器材、休閑涼亭、休憩木椅各占一隅,引得來人“各取所需”。“原來這裏是一片雜樹林,村民都躲著走。後來村裏規劃‘5分鍾健身圈’,我們組建黨員突擊隊帶頭整治雜樹林,去年8月廣場建成。”東二組村民組長金加餘說,現在全村有6個健身廣場,晚上常常有上百人在那裏活動健身。

“黨建工作做好了,規劃上的藍圖才能實現。”劉喬榮說,在利民村的整體規劃裏,黨建是第一個規劃項目。根據黨員分布現狀,利民村將全村120個黨員分成13個黨小組,每個黨小組將活動地點設置在群眾家中,讓周圍的群眾也能參與黨小組的議事、活動。

利民村有個“微心願”工程,就是靠黨小組發揮作用。五保戶方文林家房子漏雨,他向黨小組提出能不能幫忙修一修。在第八黨小組的活動會議上,黨員們自願出資將房子修好,還做了防水。目前,已有近200個“微心願”得到實現。

利民村的百萬規劃,讓村民在鄉村振興中享受到更多的紅利。該村也先後榮獲全國綠色生態產生化示範基地、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進村、省文明村等稱號。

記者 董超標 錢飛 尹媛 通訊員 羅欲凱 高誌

標簽:
責編: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