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40612174802.jpg
江蘇淮安:建設大運河百裏畫廊 描繪古今輝映美麗畫卷
2022-03-29 21:07:00  來源:淮安新聞網  
1
聽新聞

風光旖旎的裏運河畔,淮安板閘遺址公園主體建築已封頂,從空中鳥瞰,如同兩道緩緩開啟的閘門,既有擁抱運河之勢,又流淌出千年漕運的厚重文化氣息。

淮安市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相關精神,以打造大運河文化帶標誌性城市為目標,以建設大運河百裏畫廊為總抓手,加快推進重大標誌性項目建設,優化提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淮安段“五園三帶十點”建設展示體係,對標找差、補短強特、創新實幹,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係統謀劃 繪就發展藍圖

大運河百裏畫廊建設是落實大運河文化帶國家戰略的重要抓手和具體實踐。淮安市從搶抓戰略機遇、踐行新發展理念、重塑城市複興的角度,係統謀劃、啟動實施了基本覆蓋淮安全域的大運河百裏畫廊建設工程,聚力打造人文、生態、富民、宜居的綜合性畫廊。

按照“一年搭框架、兩年出形象、三年創示範、五年展盛景”的目標,淮安市委托省規劃設計集團編製沿大運河水域長約125公裏的百裏畫廊市級戰略規劃,同步啟動編製沿線各縣區、交通通達、文旅融合、鄉村振興、河道水係治理管護等專項規劃,逐步完善“1+1+N”規劃體係。目前,市級戰略規劃與縣區專項規劃基本完成。

大運河百裏畫廊主要圍繞文、水、岸、業、人五個要素,著重打造清口樞紐、洪澤湖大堤、清江大閘、總督漕運公署四個核心展示園,裏運河、高家堰兩個集中展示帶,板閘遺址公園、缽池山公園、周恩來故裏景區、淮安水利樞紐工程、老子山鎮、龜山禦碼頭遺址六個關鍵點,形成“四園兩帶六點”點、線、麵三維架構,創作一幅水清岸綠、景美蘊深、古今輝映的美麗畫卷。

市縣聯動 精心謀篇布局

當前,淮安全市上下認真落實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國家戰略,加快推進大運河百裏畫廊建設,目標同向、行動同向,切實下好全市聯動“一盤棋”,奏響合力攻堅“大合唱”。

淮安市成立市級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沿線各縣區分別成立相應的網絡組織,統籌推進全市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出台《淮安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著力構建“五園三帶十點”主題展示區,形成大運河淮安段國家文化公園展示體係。出台全國運河沿線城市第四部、江蘇省第一部專門針對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製定的地方性法規《淮安市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條例》。

各縣區突出特色,明確建設重點。縣區以“十四五”發展定位為主要方向,結合各地區優勢與特色,協同發展錯位引導。從曆史文化保護、城市更新改造、 特色鎮村打造、文旅融合提升、交通設施提升、綠色岸線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麵提煉重點項目,為縣區大運河百裏畫廊的建設謀篇布局。

項目引領 打造精品力作

今年以來,淮安市高質高效,全力推進項目實施。加快推進中國水工科技館項目建設,實施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形象識別係統(二期)項目,導入洪澤湖大堤核心展示園、裏運河集中展示帶、清口樞紐核心展示園、高家堰集中展示帶等區域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標識係統。西遊記文化體驗園投入運營,中國漕運城正在推進招商工作,蔣壩彭祖文化旅遊綜合體鄉村集市主體封頂。華強方特複興之路文化創意示範園完成全部土建施工,熊出沒項目啟動圍牆、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清晏園古建修繕工程、大運河裏運河城區段市管水利設施景觀提升工程進入掃尾階段,年底前全麵竣工。

淮安市堅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思路,把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大運河全域旅遊體係建設結合起來,進一步優化運河沿線基礎設施、功能布局,編製運河旅遊精品線路,促進文化、生態和旅遊功能融為一體,構建立體化的文旅空間。

淮安市著重推進完成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建設,提升綠色航道大運河裏運河城區段市管水利設施景觀品質。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理念,堅決打好大運河沿線碧水保衛戰、持久戰、整體戰,讓運河水韻之美成為淮安打造“江蘇美麗中軸”的最佳詮釋。

標簽:
責編:戴淩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