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40612174802.jpg
一朵漣漪成浪潮,助力無錫企業騰飛背後的“物聯網力量”
2022-11-15 09:10:00  來源:無錫新傳媒網  
1
聽新聞

2009年,國家傳感網創新示範區落戶無錫,13年來,無錫發展成為中國物聯網科技高地,在世界物聯網版圖上烙下了鮮明的“太湖印記”。2022年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召開前夕,記者從無錫多家企業和科研院所了解到,物聯網已成為諸多無錫企業快速發展的“助推器”。

準確率99%,智能分揀解決“爆倉”難題

“雙11”成為人們近來聊天時繞不開的話題。“雙向奔赴”的喜悅讓快遞訂單猛增,大量湧來的包裹也考驗著快遞行業的分揀和運輸能力。從商家寄出、中轉站流轉、網點配送,一件包裹需要在龐大的快遞網絡上經過數道流轉,才能送到消費者手中。上中下遊高效銜接傳遞,物流的自動化設備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中科微至產品展示區,傳送帶上大大小小的包裹經迅速掃描後,自動流向各自的倉儲區域,人工的幹預幾乎為零。“我們的準確率達99%!”中科微至品牌企劃經理黃曉陽介紹,“我們研發的單件分離設備采用AI視覺目標定位技術,根據動態成像精確地對包裹位置信息進行唯一性識別、分揀。”

流轉過程中包裹“受傷”在所難免。在條形碼有汙漬甚至破損的情況下,設備還可以精準識別嗎?黃曉陽給出了肯定回答,“公司研發了智能讀碼相機,不僅可以采集圖像、條碼識別和數據輸出,即便條形碼不全,也可以通過智能視覺係統等技術成功識別。”

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數據全麵采集,從“汗水分揀”走向“智能分揀”,裝上“智慧眼睛”的快遞物流正跑出“加速度”。伴隨著物流業高速發展的中科微至,依托無錫優良的營商環境和規模化的物聯網產業集群,從2016年成立到2021年上市,僅僅用了5年時間。

數字化智能化賦能“燈塔工廠”

無錫工廠是施耐德電氣在華第一家,也是最重要的一家電子能力製造中心,在精益製造、數字化轉型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施耐德電氣無錫生產基地總經理萬蓓告訴記者:“為了應對市場多變、細分的多品種、小批量需求,施耐德無錫工廠打通了端到端的價值鏈,將係統、自動化與人靈活地結合起來,通過精益自動化、預測分析、數字孿生等,實現了標準配置、定製產品的混合生產,優化全流程成本,實現可持續增長。目前,無錫工廠已經實現從自動化工廠到端到端全價值鏈數字化的轉型升級,覆蓋供應商管理、工廠生產和用戶交付的全過程。”

從施耐德電氣“零碳工廠”到世界經濟論壇的“端到端燈塔工廠”,從工信部認證的國家級“智能製造標杆”“綠色工廠”到“無錫綠色智能製造創新示範園”,施耐德電氣無錫基地不僅是高效與可持續發展的典範,更將賦能更多中國企業邁向工業未來。

中國氣象事業背後的“物聯網力量”

9月17日,一架高空大型無人機搭載著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航天新氣象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機載下投探空係統,在中國氣象局的組織與指導下,首次圓滿完成了高原氣象觀測試驗。

此次試驗借助高空大型無人機,獲取定點和更大範圍的垂直觀測資料,對進一步提高西南地區天氣預報準確率、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祥德表示,無人機氣象觀測試驗能夠提供非常科學、非常有用的數據,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航天新氣象經理辦公室主任韓冰告訴記者,公司產品覆蓋氣象芯片和智能傳感器、自動氣象站及組網平台,全係列球載和下投北鬥探空儀和全自動北鬥探空係統,風廓線和激光測風雷達,多波段複合雲霧雷達,固態和相控陣天氣雷達,機場綜合氣象探測係統,海洋水文和海氣界麵觀測設備,行業氣象觀測和氣象服務等,主要服務於氣象、軍事、機場、環保、海洋、應急減災等行業,是行業內產品鏈最全、單體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氣象探測儀器裝備領軍企業。借助“物聯網力量”,無錫科研院所為中國氣象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孫暐、陳婧怡)

標簽:
責編:戴雨揚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