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40612174802.jpg
無錫新安:無錫首現瀕危物種——卷羽鵜鶘
2022-11-17 15:16:00  來源:中國江蘇網  
1
聽新聞

鳥類的遷徙是大自然最為波瀾壯闊的生命奇跡,也是生物界最大的謎題之一。每年的9月至11月,是觀察遷徙鳥類的最佳時機,吸引著眾多公眾鳥類監測員的目光。

隨著天氣轉冷,無錫市新吳區新安街道大溪港濕地公園也迎來了候鳥遷徙高峰期,其中不乏一些珍稀鳥類。2022年11月13日,大溪港濕地公園鳥類監測員在太湖邊發現了3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卷羽鵜鶘(tíhú),這是無錫首次在野外記錄到。據悉,這3隻卷羽鵜鶘因為冷空氣南下過境,在大溪港濕地短暫停留補食,覓食補充體力後,便會再次啟程。

拍攝者:任旭清;拍攝地點:無錫大溪港濕地公園

拍攝者:蘇濤;拍攝地點:無錫大溪港濕地公園

候鳥選擇遷徙落腳點是非常“挑剔”的,卷羽鵜鶘也不例外。作為鵜鶘中的重量型選手,卷羽鵜鶘身長約180厘米,體羽灰白,眼淺黃,喉囊桔黃或黃色,頸背具卷曲的冠羽。它們喜歡生活在大水麵、沒有人為幹擾、食物豐富且能上岸棲息的“樂土”,太湖禁捕行動,便給野生動物提供了更加舒適的棲息空間。據統計,卷羽鵜鶘在整個東亞種群數量不足200隻,已經處於極度瀕危的境地。2021年卷羽鵜鶘升級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濕地生態係統是人類最重要的環境資本之一,在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方麵發揮著重要的功能。鳥類作為生態係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種類及數量的多少已經被公認為是最直觀、最重要的生態指標。鳥類監測既可以提供鳥類遷徙變化的信息,又是評估環保成效的有效途徑,因此大溪港濕地在專業鳥類監測的基礎上,與無錫本地的觀鳥愛好者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組建了一支大溪港濕地公眾鳥類監測團隊,該隊伍的成立在完善鳥類監測數據的同時,還助推了大溪港濕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

今年10月30日,來自無錫市各行各業的22位觀鳥愛好者們在優美的太湖邊與大溪港濕地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簽署了《大溪港濕地公園公眾鳥類監測協議》,在協議期間觀鳥愛好者可以憑證上崗,出入大溪港濕地各處觀鳥最佳點位,在業餘時間用自己的興趣愛好為生物多樣性貢獻一份力量,在近期的大溪港濕地公園公眾鳥類監測中,還看到中華秋沙鴨、普通秋沙鴨、白秋沙鴨、花臉鴨、青頭潛鴨等鳥類。此外,公眾鳥類監測員還擔當著大溪港講解員的角色,誌願向公眾科普本地鳥類知識。不斷激發公眾關注和參與野生動物保護的熱情,提高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營造識鳥愛鳥護鳥的生態文明觀念,讓“人鳥共家園”的生態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標簽:
責編:王迅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