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王心怡】黑河因邊而生、因貿而興。9月20日,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一周年之際,“幸福東北”主題活動采訪團走進中國自貿片區——黑河,探訪這座邊境小城如何穩紮穩打,走出自己“幸福”的步伐,為中俄合作增添新活力。
“互市貿易+跨境電商” 邊民互市貿易探索創新之路
一走進黑河市中俄邊民互市貿易區,記者便被一側擺放整齊的俄羅斯貨物所吸引。

“這些商品以食品,日化為主”,黑龍江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商務局局長張波介紹說,“在黑河,邊民享受每人每天8000元免稅進口商品的互市貿易政策,邊民可以在這項政策下進行創業,對通過此渠道購買的商品進行銷售,這是國家給予沿邊的政策紅利。”

據了解,黑河互市貿易的主要內容為有四種,一是由邊民合作社或黑河邊民運營,整車進口食品等互貿商品,麵向當地邊民與外地遊客批發直銷;二是邊民合作社運營,整車進口食品、日化等互貿商品,通過電商、快遞等方式,麵向全國二級市場銷售;三是邊民合作社運營進口糧食、中草藥等原料,麵向落地加工企業供貨;四是俄羅斯自然人及黑河邊民攜帶互貿商品,麵向當地邊民與外地遊客店鋪銷售。
張波說,電商是黑河互市貿易目前著眼的重點項目,邊民通過各類電商渠道進行創業或自我發展。“以直播為例,直播帶貨十分火爆,俄羅斯黑巧克力、網紅西瓜軟糖等產品都是直播中的爆款產品。有一位最‘牛’的小夥子帶貨俄羅斯一款風味香腸,僅一個月就賣了4000多萬件。”
此外,為保證產品來源的真實性,在海關、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當地開發了邊民互市貿易商品溯源認證係統,以粘貼溯源碼的形式作為邊民互市貿易商品市場流通認證標識。境內外消費者、質量管理部門及商家等各方可以通過手機掃碼識別,查看產品名稱、廠家、介紹、用途、生產日期、經銷公司、原產地、認證時間等真實信息,使每一款通過邊民互市貿易進入黑河的商品擁有可溯源的“身份標識”信息,實現商品全鏈條質量信息可追溯、可查詢。

據悉,截至8月底,互市貿易商品2534噸,交易額3915萬元,參貿邊民37722人次,受惠45萬元。
中國最北自貿區立足“兩國一城”以製度創新帶動全麵發展
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黑河片區麵積20平方公裏,與哈爾濱片區、綏芬河片區共同構成了全麵落實中央關於推動東北全麵振興全方位振興、建成向北開放重要窗口的整體格局。
“一年來,黑河片區通過推出一批高含金量的“政策包”,成為企業投資興業的新高地,”黑龍江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管委會政策法規局局長尹紅梅表示,對照黑龍江自貿區總體方案、結合黑河片區實際、聚焦中俄開放政策對接,在財政獎補、土地出讓金、人才引進等方麵出台了10條創新政策。例如,所有在黑河片區內的工業企業執行俄羅斯專屬供電區價格,生產用蒸汽、燃氣、水以及供熱費、廠房租金均執行最低優惠價格。在支持發展對俄跨境合作方麵,積極對接俄羅斯跨越式發展區與自由港優惠政策,形成跨境政策疊加優勢,並將對這些優惠政策進行充實完善和動態調整,以適應片區內企業快速發展需求,打造中俄邊境地區政策最優惠的經濟區域。
在未來的產業規劃發展方向上,黑河自貿片區將立足中俄“兩國一城”區位,依托自身資源,著力打造能源資源合作、綠色食品加工、機電加工產業、新型製藥產業、提升汽車高寒試驗產業等跨境產業合作,尹紅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