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圖_20250120095400.jpg
【地評線】紅星評論: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雙節”最美的風景
2020-09-29 20:36:00  來源:經濟日報  
1
聽新聞

舉國歡慶日,花好月圓時,國慶+中秋八天大假即將如約而至,邀上親朋好友,在團聚中感受巨變,在幸福中體味樂趣。

各地也開始準備豐盛的精神大餐,比如博物館為市民、遊客推出視覺盛宴,展出世界著名畫家的頂級藝術典藏作品;電影院也準備了《奪冠》《薑子牙》《我和我的家鄉》等電影;大街小巷掛滿了五星紅旗……同享節日氛圍,共襄節日盛舉。

這是自年初經曆新冠疫情後的第一個長假。來之不易的成果,能讓我們閑下來放鬆心情,更能讓我們去回味、去思考、去感受。

愛國主義是國慶最亮麗的底色。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

國慶日,我們可以哼唱著《我和我的祖國》,緬懷為國捐軀的骨肉同胞;我們可以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溫飽不足的窮困之境到富足充沛的美滿生活,從積貧積弱邁向繁榮富強。

我們回顧過往,是對浴血奮戰救國軍民的深情懷念,對世界和平的美好向往,對文化多樣性的真誠尊重,對複興中華的熱切呼喚;我們回味過去,是了解國家取得的輝煌成就,深刻認識輝煌成就取得的艱辛,樹立正確的曆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榮譽感。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我們的愛國情愫更濃更深更厚。無論男女老少,同心協力,竭盡所能地為國家出一份力,做一點事。無論身在何方,國家始終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我們看到一個個小我凝聚成的大大國家,也看到了一個大大國家成就的你我。

做好防控是歡度佳節的前提。

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之下,可以放鬆心情不可放飛自我,安全防控方能安心出行。

過去的八個多月,全國上下一心,共同抗擊新冠疫情,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大戰略成果,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這是值得歡欣鼓舞的事,但必須看到新冠疫情的特殊性,當下海外疫情依舊增長,國際航線逐步恢複,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加大,內防疫情反彈的複雜性也不容小覷。

雖然我們已經經曆了五一小長假和新學期開學複學,但“雙節”長假大規模的人員流動,還是為疫情傳播帶來了潛在的風險,各地疫情防控壓力增大。越是在這個時候,我們越要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每個人都要像年初合力抗疫一樣,承擔起各自的疫情防控責任,做好防護工作。要提前做好安排,掌握疫情防控信息,科學規劃出行路線、製定防控攻略,盡量避開熱門景點或景點高峰時段。在出行過程中,要戴口罩、勤洗手,不紮堆、不聚集,避開密閉空間內的娛樂項目,服從相關部門管理,主動配合遵守相關規定和防疫措施。

厲行節約是應當奉行的理念。

假期難免要和親朋好友聚餐,無論是高檔餐廳,還是街邊小店,都要牢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愛惜糧食、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五穀雜糧聯結的是華夏兒女的家國情懷。我們從小就背誦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深知糧食得來的艱辛和不易,不挑吃穿,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應該成為一種信念。

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鍾。這一特殊背景下,節約糧食,不僅僅是風尚和美德問題,更關乎人民生活幸福和國家長治久安。每時每刻都堅持厲行節約的原則,一定要讓節約糧食成為人人自覺的行動,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氛圍,讓每個人都成為節約糧食的堅定踐行者。

在這個假期,這樣的倡議和堅持不能成為例外,聚餐時按需點菜,堅持“光盤”行動,堅持剩菜打包的習慣,不讓盛宴變“剩”宴,也可以成為這個特殊的假期裏的一樁美談。

文明安全是內化於心的意識。

文明是風尚,也是現代公民的基本要求。八天長假,或遠行,或近遊,行走的路上,我們應該守規矩、講文明、懂禮貌,成為旅途的一道風景。

祖國的錦繡河山,秀麗景色,需要每一個人用心守護。旅途上,希望每一個人都把文明出遊的意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不插隊、不亂扔垃圾、不攀爬文物。景區除了張貼相關宣傳標語外,要提前做好相關應急措施,增加垃圾清理頻次,增設出入關卡,引導遊客自覺參與景區環境保護,實現遊客與景區良性互動,還要借助現代科技手段,為遊客提供充分的便利,比如掃碼購票、網上預約等。今年因為疫情,還需在體溫檢測、健康碼核查上多花時間和精力。

出行安全問題也不可掉以輕心。每年國慶大假都會出現交通擁堵等出行問題,交通運輸部門要實施多項措施,確保假期安全出行,比如,加強路網運行實時監測,有效緩解收費站可能出現的擁堵,有效緩解收費站可能出現的擁堵等。個人出行也要提前做好規劃,了解旅途道路狀況,遵守法紀與公共規矩,避免疲勞駕駛等。

雙節已來,讓我們在祖國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條江河,都留下最好的記憶;讓我們把假期過得有滋有味,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成為彼此最美的風景。

紅星新聞評論員 黃靜

標簽:疫情;疫情防控;節約糧食
責編:戴雨揚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