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40612174802.jpg
江蘇鹽城:努力打造國家級“飛地經濟”示範區
2020-05-28 19:00:00  來源:無錫博報  
1
聽新聞

【導讀】

作為滬蘇兩地首個省級政府層麵合作共建園區,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確立高端裝備製造、新興特色和安全食品三大主導產業,目前集聚區正進入全麵建設新階段,向著“全國飛地建設新樣板”目標展翼騰飛。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機遇,堅定不移踐行“兩海兩綠”發展路徑,集聚更多上海資源要素,深化滬蘇合作和場地聯動發展,努力打造國家級“飛地經濟”示範區。

深耕長三角,打造全國飛地建設新樣板

正泰太陽能公司作為上市企業浙江正泰集團的重要板塊,擁有多項行業尖端的太陽能電池專利技術,是全球知名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被國際權威財經公司“彭博”列為全球光伏組件第一梯隊供應商。日前簽約的光伏新能源領域戰略合作項目,正是鹽城市依托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積極融入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一體化,與上海臨港集團、浙江正泰集團深度合作結出的豐碩成果。雙方將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機遇,合作開展新能源物聯網示範園研究,籌劃智慧能源體係。

重大項目的建設,有助於產業提檔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以省重大項目和市“兩重一實”項目為抓手,集中力量、集中資源、集中要素,合力支持重大項目建設。主動承接長江經濟帶產業轉移,寶武集團2000萬噸級綠色精品鋼生產基地成功落戶,積極推動建設世界級“未來鋼廠”,打造全球鋼鐵產業綠色發展標杆。

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曆史機遇,聚焦主導產業,加強與上海、浙江、蘇南等長三角城市群其他城市的聯係溝通,積極開展產業鏈招商,接踵而至的大項目、好項目,成為鹽城市形成優勢競爭產業的龍頭。目前,鹽城與上海共建園區達到16家。今年1-4月,這些園區開票銷售227.7億元、稅收10億元,分別增長2.3%、1%。

加強協同創新產業體係建設,走“科創+產業”道路,以科創中心建設為引領打造產業升級版和實體經濟發展高地,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全麵推進產業體係一體化發展的重點內容。下好先手棋,在上海設立鹽城(上海)國際科創中心,依托上海龍頭地位,把鹽城企業的研發中心設在上海,研發成果用在鹽城,共享長三角乃至全球的科技、人才、技術、信息等創新資源,努力提升產業創新發展能力。

加快產業轉型,搶占新興產業發展高地

作為納入長三角中心區唯一蘇北城市,主動融入,將產業發展放到長三角中心區27個城市中去定位,依托科技創新和產品創新,鞏固傳統市場優勢,擴大新興市場份額,奮力邁上中高端。目前,汽車、機械裝備、紡織等傳統產業快速轉型,新能源、電子信息、節能環保、大數據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鹽城本地汽車全產業鏈基礎紮實,汽車產業是產業的亮點。當前,東風悅達起亞等4家整車生產企業和137家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累計產銷突破550萬輛汽車,是全省最大的汽車製造基地。鼓勵企業縱向提升自主科研和生產能力,橫向強化與本地企業合作,不斷做大做強做優公司。

緊緊瞄準新能源汽車重點方向,主攻純電動、插電式混動、燃料電池汽車,積極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目前有6家新能源整車生產企業,與韓國SKI、華人運通等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成為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試點城市,大力度支持企業來鹽投資興業,推動鹽城市綠色能源生產力持續提升。

大力招引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一批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陸續落戶,鹽城市已形成整車、汽車電子、智能製造、汽車服務業及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等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條,正積極順應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圍繞動力電池、使用環境、智能網聯三大關鍵領域集中發力,搶占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高地。

全市沿海可開發“風電光伏”資源超過1萬兆瓦,是國家海上風電重點布局區域、全國首批新能源示範城市。目前,華能、國家電投、三峽等眾多國內風電巨頭“搶灘”布局,風電裝機容量598萬千瓦,光伏並網發電裝機容量194萬千瓦,全市每用100度電,就有43度來自新能源發電。

接軌大上海,積極建設滬上“後花園”

上海是長三角城市群的龍頭。把“深耕長三角、接軌大上海”作為提升鹽城開放層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努力把鹽城建設成為北上海“飛地經濟”示範區和上海科創成果轉化基地、上海生態旅遊康養基地、上海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

鹽城地處長三角北翼、黃海之濱,是一座秀美靈動的生態之城。司馬遷《史記》記載著裏下河地區“飯稻羹魚”的田園生活,佐證了鹽城農耕文化的悠久曆史。在長三角區域內,鹽城對自己的優勢一直非常明確,最大的優勢在於生態資源。保證生產的安全,正是鹽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的綠色發展舉措。

5月26日鹽城市發布了《關於推動地方與農場聯動發展的意見》,強化共建共享,全麵開啟農業農場化、規模化發展新征程,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切實扛起政治責任、貢獻鹽城力量。目前鹽城市已建成3個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5個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努力通過生態保護、生態修複,以最好的生態,生產最好的生態農副產品,供應上海等大市場。

帶著為長三角地區提供綠色安全食品的初心,農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長三角地區麵積最大、生態最好、區位最優的平原農業區。目前,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近1200億元,農業增加值610多億元,成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重要的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

半個多世紀前,一群熱血青年在時代的呼聲中,從上海來到大豐這片熱土,開墾出3個農場,造就了鹽城與上海情牽一線的特殊紐帶。60多年後,這座城市不僅成為老上海人重溫記憶的地方,更憑借豐富的旅遊資源,成為上海市民休閑旅遊的熱門“花園”。依托麋鹿和珍禽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鹽城市正加快實施生態修複工程,擦亮我國首個濕地類世界自然遺產的“金字招牌”,全力打造生態旅遊康養基地。作為沿海空間大、岸線長、灘塗多、資源豐富的大市,鹽城秉持綠色發展理念,隨著鹽滬高鐵通車後,兩地將進入“一小時同城圈”,已是上海市民“後花園”的鹽城,也將闊步邁向長三角旅遊的“新地標”。

標簽:長三角;上海;鹽城
責編:苗津偉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