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40612174802.jpg
站上短視頻風口,江蘇打造城市旅遊“新名片”
2020-06-10 11:45:00  來源:交彙點  
1
聽新聞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好轉,人們一度被“冰封”的旅遊熱情,重新被“點燃”。6月5日“e彩明珠”南京浦口網友節“愛在浦口”專場活動在湯泉街道舉行,6月7日上午,近百名網友齊聚象山湖公園參加“老山無極限雲跑才夠野”2020首屆環老山雲跑主題活動頒獎儀式……

在各項活動中總有一個“身影”不容忽視,那就是“短視頻”。

當浦口“遇上”短視頻,“C位”出道

2017年被稱為“短視頻元年”,這一年,重慶李子壩的“輕軌穿樓”經由短視頻的傳播,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的遊客專程前往拍攝。另一座從短視頻中獲益匪淺的城市西安,2018年旅遊業總收入同比增長了50%以上。

據百度發布的2019內容創作年度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的短視頻應用用戶規模已經達到5.94億,占整體網民規模的比例高達74.19%,其中,30歲以下網民的短視頻使用率為80%。不可否認,這一群體蘊藏著大量未來旅遊市場的消費主力。

而在中國短視頻領域“一騎絕塵”的快手和抖音,2019年5月前後日活用戶分別突破2億和3億。

4⽉20⽇,2020年“巨量中國百城計劃”正式啟動,在⾸站——南京浦⼝站,由巨量引擎江蘇分公司及⽂旅浦⼝聯合打造,開展了明星星推官宣傳、抖⾳話題、今⽇頭條話題、⽹紅達⼈景點宣傳、頭條征⽂等係列活動。

據統計,啟動當天到場的⼗餘位抖⾳達⼈發布現場視頻8條,抖⾳傳播量超過500萬,⽹友互動突破3萬,浦口一時間成為當之無愧的“C位”。此外,抖⾳挑戰賽“周末dou來浦⼝”完成4.2億次播放,共有6000多條視頻參與該挑戰,其中,達⼈發布視頻30餘條,播放量超2千萬;3⽀《這就是浦⼝》城市影像⽚和挑戰賽參與視頻總互動數達12.8萬。

五一”節前,浦口“乘熱打鐵”,成功舉辦2020首屆南京老山國際文化旅遊節暨雲音樂節開幕式,推出四季主題旅遊產品、16條主題線路、54項旅遊節事等,有關活動的短視頻播放量達1000萬次,打響了浦口“都市圈最美花園”的稱號,讓更多的人聚焦浦口、走進浦口。

隨著短視頻、直播等線上玩法深入用戶生活,許多城市因一首民謠、一道菜品、一場演出而順利“出圈”,引發全民關注。“跟著短視頻去旅行成了越來越多人的不二選擇。”越來越多的遊客出行都是因為在短視頻上“種草”“打卡”了該城市。短視頻堪稱城市宣傳的“種草機”。

“以前我不大喜歡出門旅遊,覺得在家上上網看看書就不錯。但自從手機上裝了幾個短視頻軟件,每天翻翻看,心就開始癢癢。我特別想住雲南洱海那種四周透明的在水上的房子,去南京吃一吃鴨血粉絲湯。”來自福建福州的劉小姐說。

多地官方“牽手”短視頻,“火花”四射

優質短視頻帶來的傳播效應,對一個城市而言不容小視。麵對這一新的發展機遇,江蘇多地旅遊主管部門、旅遊景區、旅遊企業等開始紛紛“牽手”短視頻,一批批政務公號進駐短視頻平台,推廣當地的文化旅遊資源,傳播特色名片。

2020年1月4日上午,梁溪區全域旅遊產業聯盟、無錫國旅為梁溪旅遊十佳景點抖音短視頻大賽頒獎,30則優質的短視頻作品巧妙地用鏡頭語言傳達了遊客眼中的秀麗梁溪,帶動了全國各地遊客對梁溪旅遊的關注和參與。據統計,自2019年10月1日至11月17日,官方抖音號共收到有效作品366個。活動期間“梁溪旅遊十佳景點話題”播放量達到734.3萬次,視頻點讚總量達97.7043萬次。

“希望這些視頻能一直傳播,讓更多來自世界的朋友發現無錫的美好。”一位來自泰國的留學生作為獲獎代表說道,梁溪的文化、美景、美食都讓他印象深刻,自己拍攝的作品也在傳達著梁溪深厚的文化底蘊。

一片綠水深處帆影動,一縷薄霧淡出美畫圖。與此同時,鹽城大縱湖東晉古城也在積極謀劃,企圖搭上近兩年短視頻“古風”熱的快車。1月13日下午,“美麗大縱湖自在東晉城”主題微視短視頻大賽簽約暨啟動儀式在鹽城正式舉行,鹽城大縱湖旅遊度假區攜手騰訊,旨在將“大縱湖”打造成全國知名的網紅旅遊勝地。

“短視頻作為新時代發展的媒介入口,希望能夠抓住這個新媒體風口,為大縱湖和鹽都區的宣傳帶來新的契機。通過短視頻的創作以及流量的推廣,旨在讓更多人知道大縱湖。”鹽都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葛建華說。

在疫情影響下,浦口區文旅局更是把握住“牽手”的最佳時機,舉辦了“局長帶你遊浦口”直播活動,局長在抖音出鏡,一路遊覽了四方當代藝術湖區、珍七路、不老村,通過在線上帶領網友粉絲以“雲遊覽”形式欣賞了浦口美景,整場直播在線觀看人數1萬餘人次,文旅浦口抖音號當天播放量達160餘萬次,漲粉3000多人;整個活動期間,⽂旅浦⼝漲粉2.7萬。

南京市浦⼝區⽂化和旅遊局局⻓程媛表示,通過這次“牽手”,浦口旅遊迅速回暖。“雖然景區疫情期間為加強防控,確保有序開放,實行景區參觀預約製,嚴格景區流量管控,但我區遊客數量同比增長仍然達到了50%,多家小眾景區景點也迎來了參觀熱潮。”

旅遊+扶貧+短視頻,1+1+1>3

對於許多貧困地區而言,發展旅遊是一條重要的脫貧途徑。在許多地方,旅遊扶貧正逐漸從單純的賣風景向賣特產、賣文化、賣生活等綜合效應轉變,旅遊產業鏈條不斷延伸。

徐州市銅山區黃集鎮呂樓村的新思路果蔬采摘園,2019年共接待遊客8.2萬人次,旅遊采摘收入達750餘萬元,通過分紅、提供就業崗位等方式帶動了黃集鎮312人脫貧,其中長期在新思路果蔬采摘園內務工的低收入農戶有12人,享受新思路果蔬采摘園中草莓大棚分紅的有312人,真正讓村民享受到了“旅遊+扶貧”帶來的紅利。

2019年底,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布的《短視頻與扶貧報告》指出,短視頻與電商、旅遊等領域的融合發展,催生了“短視頻+扶貧”的新扶貧模式,通過短視頻的形式記錄和傳播貧困地區的特色美食、美景和人文風情,助力貧困地區實現脫貧。這種模式也被稱為“造血式”扶貧,賦予農民自己擴大再生產實現脫貧致富的能力。

“李書記,你看我這個視頻拍得怎麼樣?應該怎麼剪輯才能吸引人氣?”今年54歲的尹新建是連雲港海頭鎮海臍村一名低收入農戶,最近,他迷上了短視頻,正琢磨學習如何做一名主播,經常會找村黨總支書記李加仕取經。

短視頻的興起,不僅讓海臍這個小漁村成了賣向全國的海鮮村,更徹底改變了村民們的生活。全村有300多人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做起了海鮮電商生意。直播電商產業產生了就業鏈式反應,提供了客服、包裝、訂貨等崗位,解決周邊3000多人的就業問題。目前,海臍村電商行業的年銷售收入達18億元,人均收入達39000元。

從上述兩個案例不難看出,“旅遊”和“短視頻”,二者都是精準扶貧的利器,如果能將它們有機融合,必能發揮出更大的效益。《巨量引擎:2019抖音文旅行業大數據報告》顯示,去年,以抖音平台為例,鄉村文旅短視頻內容總播放量超過805億,播放量前10名中貧困縣占比20%。

對此,抖音提出更多可能的“玩法”,例如,打造扶貧助農直播帶貨、號召全民共創家鄉守旺故事,讓地方公益特色“走出去”、打造線下快閃店,集中展銷城市特色山貨等,放大城市公益發聲量,為文旅城市營銷帶來新思路。

交彙點記者洪葉

標簽:
責編: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