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本特別富裕的家庭賬本
每一天每一筆“流水賬”裏
很難找到關於奢侈品的支出
但是
這又是一本特別有溫度的賬本
捐款1000元
捐款2000元
……
幾元幾十元的柴米油鹽支出中
不經意間就出現這樣的捐款記錄
今年82歲、南京市最美家庭“掌門人”管培峰,耄耋之年仍然堅持老有所為。
“勤儉持家,花好每一分錢,多做公益事。”
賬本記錄著這位耄耋老人的言行!
戳視頻↓↓↓
耄耋老人的賬本有溫度
2月3日,新冠肺炎,捐助人民幣1000元。
2月7日,新冠肺炎,向社區捐款2000元
2月28日,再次通過社區向慈善機構捐款1000元
翻開管培峰老人的家庭賬本,今年2月因為身體原因,他隻是簡單記錄了6筆超過100元的賬目,其中一筆是522.8元的藥費、一筆是500元“讚助”家人買電動車費,一筆是100元的手機話費,其餘3筆全都是捐款,一個月內,他共分三次,自願自發捐款4000元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4000元,是管培峰一個月的退休工資。
你可能不知道,今年的捐款記錄也隻是管培峰賬本裏的一個縮影。
2008年汶川地震、2016年鹽城風災……賬本、收據中記錄著管培峰這些年的公益行為。
“作為一個跨世紀普通老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我要在有生之年多做點好事。”管培峰的話語非常樸實。他說,以前為生計忙碌,沒空思考公益的事情。現在奔小康了,大家的生活條件變好了,他每個月的退休工資已經漲到4000元,能保障他的家庭正常開支的情況下還稍有結餘,“我就再節省一點,能不買的就不買,人家下館子我不下館子。省下來的錢,做公益事業。我捐的錢不多,但是滴水可以成河,最後會彙聚成大海。 ”
加入“誌友”團隊決定捐贈遺體
在管培峰的賬本上,還有一條記錄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今年1月, 管培峰生病住院,市紅十字會去醫院看望他。
原來,管培峰還是一名“誌友”。2003年,管培峰在報紙上看到一篇宣傳南京“誌友”的報道,深受感動,萌生出捐獻遺體的想法。在一次家庭聚會中,管培峰向子孫們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誰知道家人們紛紛反對。子女們認為,父親吃了一輩子的苦,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應該是老人頤養天年的時候,如果父親捐獻遺體,會讓周圍的親朋好友認為是子女們不孝。
子女們是孝心,但管培峰捐獻遺體的想法一直沒變,一次兩次三次開導,一年兩年十年堅持,終於在2013年,管培峰和子女們成功地在捐獻遺體申請表上簽上各自的名字。加入“誌友”後,管培峰經常以誌願者的身份參加很多宣講活動,在他的感召下,社區裏更多的人加入了“誌友”協會。
2015年,管培峰家庭榮獲“南京市最美家庭”稱號。
這個大家庭目前共有18口人,四代同堂,作為這個家庭的“掌門人”,管培峰給大家庭立下的家訓是“家和萬事興,家能齊國安寧”,他希望他的兒女侄孫們相互團結,相互支持,好好做人,千萬不要計較個人得失和利益,影響家庭團結。
管培峰還把“勤儉持家,花好每一分錢,多做公益事”的理念傳給下一代!
“這一輩子也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能在我有生之年多做一點事情,我為什麼不去做呢?”管培峰說。
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紫金山新聞推出《賬本裏的小康》係列策劃,通過一冊冊老賬本、一個個老物件看尋常百姓的小康故事。
您有老賬本嗎?
您有老物件嗎?
快和我們一起分享您的小康故事
請聯係我們:025-84686573
郵箱:447634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