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40612174802.jpg
百村調研行 | 大學生“回流”,泰州這個“淘寶村”在教學儀器行業成全國最大
2020-06-10 21:01:00  來源:新江蘇·中國江蘇網  
1
聽新聞

全國最大的教學儀器電商銷售基地在哪裏?就在泰州。

“在天貓、淘寶上搜索‘教學儀器’相關的店鋪,有八成是我們屠橋社區居民開的。”泰州醫藥高新區寺巷街道屠橋社區黨總支書記孫維俊自豪地說,社區雖然地處偏僻的揚州、泰州交界處,但社區從事網絡銷售的人員已有1800多人,超過社區總人口一半,一個“買全國、賣全國”的教學儀器電商銷售模式已經形成。更為喜人的是,外來打工就業的人越來越多,就連不少走出去的大學生也紛紛回來了。

資料圖

社區新風景,名校大學生返鄉收獲專利證書上百個

行走在屠橋社區,一個個年輕的麵龐朝氣勃勃。“都說‘過去出去一火車回來一卡車’,現在我們的社區吸引力越來越大!”孫維俊笑著告訴記者,現在,屠橋社區返鄉創業的大學生超過了50人……

名校大學生回到農村,一時間,鄉親們用懷疑的目光打量著他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王策,6年前放棄在深圳華為公司一年十幾萬元年薪的優厚待遇回鄉創業。“剛開始,我一天要工作十六七個小時,經常睡在倉庫地板上。自己設計,企業代加工,好在第一個月銷售額就達30萬元。”王策說。和一般人不一樣的是,他利用自己的專長,推出物理實驗套裝、化學實驗套裝,將零散的小教具打包成套出售,方便學生攜帶,填補了市場空白。為了保持市場份額,提高產品競爭力,他投身外觀專利設計,收獲“微型馬德堡半球實驗模型”“有機電池盒”“電池鐵實驗器”等多個國家外觀設計專利證書,目前這樣的專利證書已有上百個。

比王策回鄉更早的有吉小燕等大學生。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屠橋社區就有不少生產教學儀器的家庭作坊和小型企業,由此湧現出一批常年在外跑供銷的推銷員,吉小燕的父親就是其中的一員。2007年7月,吉小燕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開起了淘寶店,銷售教學儀器,沒想到,當年的銷售額就超過了在外走南闖北的父親。2010 年,吉小燕又開了天貓商城的第一家教學儀器旗艦店,後來又注冊了兩家網店。

“鄉村振興,離不開返鄉創業帶動;富民增收,離不開創業載體支撐。”孫維俊說。這幾年,社區擁有各類網店近300家,涵蓋教學儀器、消防器材、繩網帶、電子通信、舞台設備、宮燈等六大產業,經營產品達5000多種。社區外出打工的人少了,上了年紀的老人也能通過包裝貨品獲得收入,還帶動了周邊社區600多名村民就業。

銷售新模式,打造全國最大教學儀器“淘寶村”

杭州一家公司訂購一批物理教學儀器,寧波一家公司訂購一批地理教學儀器,甘肅一所學校急要一批生物、數學教學儀器,天津的一位客戶急要一套物理實驗箱……短短十分鍾內,王策就接到了五六個網上訂單。

這是“王策”“吉小燕”們的日常。“最早,淘寶沒有教學儀器這個類目,那時,快遞公司不到村裏來收,隻能每天運到鎮上發貨。”作為社區第一批電商,吉小燕的成功吸引了不少村民創業,經常有村民到她家“取經”。為了提升村民的開店能力,泰州人社部門前來開展培訓,並組織優秀學員赴清華大學等地開展創業育苗特訓。社區先後成立了“電商服務站”“創業富民服務中心”“創業指導站”,為創業者提供政策谘詢、項目推介、創業指導、全程幫辦等“一站式”服務。

“我們的成功離不開社區黨總支全方位的扶持和服務。”在天貓商城開網店的吉龍林說。自己的網店開了兩三年後就遇到瓶頸,產品同質化導致業務量下降。在電商培訓班上,聽了專家講課後,他確立了“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經營理念,網店從淘寶開到天貓,銷量年年攀升,從業人員10多名,平均每天接單近200單。

發展新模式,“支部+電商”探索黨建富民新路子

在社區采訪,正在籌建中的電子商務產業園成為村民們熱議的話題。“群眾想致富,社區來服務;群眾想發財,社區來搭台。”孫維俊說。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社區黨總支探索“支部+電商”的黨建富民新路子,產業園建成後將為電商產業發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撐。

2018年7月,由泰州市發改委機關黨委、泰州醫藥高新區發改委黨支部、寺巷街道黨工委、寺巷街道屠橋社區黨總支4家單位組建的黨建聯盟在屠橋社區成立,成為進一步深化實施“支部+電商”富民工程的重要舉措。記者了解到,聯盟立足社區發展實際和產業特色,加強政策指導,製定發展規劃,爭取政策支持,打造電商品牌,進一步做大做強屠橋社區電商產業。依托黨員幹部遠程教育平台,社區充分發揮構建“社區黨支部—創業黨小組—創業導師團”組織支撐體係和“遠程教育站點—創業指導站—黨員中心戶”培訓依托體係,廣泛開展網上谘詢、在線答疑和實地指導。

“接下來,我們將立足發展實際和產業特色,加強政策指導,製定發展規劃,進一步做大做強屠橋社區電商產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奔小康。”孫維俊說。教學儀器產業的發展蛻變,也帶動了屠橋消防器材、繩網帶、通訊電子等產業的發展壯大,社區實體經濟得到迅猛發展,先後榮獲“省電子商務示範社區”和“省信息化示範社區”稱號。

記者 趙曉勇 通訊員 陸丹 劉昊宇

標簽:
責編: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