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總算回來了!”6月5日,蘇州高新區萬都底盤部件(蘇州)有限公司的員工們格外激動。因為,他們盼了快3個月的韓國“幫手”終於抵達了蘇州。這些“幫手”,也是蘇州首批符合政策成功抵蘇的韓方人員。

外企複工需“幫手”
6月9日下午,在萬都底盤部件(蘇州)有限公司的工廠裏,35名韓籍工程師聚在生產線的機器前熱火朝天地討論著,他們需要在1個月左右的時間裏改造、組裝Belt-EPS生產線,幫助萬都完成項目訂單。
“2月底,我們的設備已全部到達蘇州。 但是由於疫情,韓國技術人員無法入境到中國。而且這批設備的設計和調試都是在韓國完成的,程序也是由韓國工程師編寫,所以必須要由他們來進行安裝。”
而且,今年,萬都公司與一家新能源汽車品牌達成合作,將投資1.35億元建設新產線,這些韓籍工程師恰恰就是這條產線的關鍵人物。
萬都底盤部件(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平龍告訴看蘇州記者,因為無法安裝設備,原先的訂單已經延遲了4個月,至少影響了5000萬的銷售額。“5月1日,中韓人員往來‘快捷通道’正式啟動後,我們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中韓“快捷通道”
中韓“快捷通道”旨在確保疫情防控前提下,為中韓重要的複工複產急需人員往來提供便利,維護發展兩國經貿合作,保持兩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適用“快捷通道”的中韓雙方人員經申請,如符合條件且出境前、入境後檢疫檢測合格,可免除隔離,接受所在國動態防疫管理。而中方首批將有十個省市適用於此。
強力“應援”外企複產
萬都底盤35名韓籍技術人員能快速返蘇,與蘇州高新區外事、商務、衛監、疾控、醫療等多個部門工作人員的通力協作分不開。
“我要感謝蘇州當地政府部門給我們提供的幫助,他們考慮到了很多我們沒有考慮到的環節,包括包機、閉環管理等等。”金平龍告訴看蘇州記者,如果沒有這些支持,公司的訂單根本就無法完成。

“我們在4月開始準備邀請函(短期商貿訪問邀請函),僅等了4天就拿到了!而且在5月,我們第一批人員就辦到了中國簽證。”金平龍興奮地說:“蘇州政府的辦事效率真的是驚訝到我了!原來我以為,這一個個文件的送報審批至少得花上3、4個月的時間。”
“實際上,在3月20日,我們就收到了萬都來華人員辦理簽證的請求。”蘇州高新區黨政辦綜合二室副主任兼外事處處長婁佳告訴看蘇州記者,但由於3月28日我國實行了航班管製,外籍人員來華需要重新申請簽證,這就使得韓籍技術人員返華計劃往後推了推。
“但在了解到‘中韓快捷通道’即將開通後,我們就第一時間協助萬都辦理了短期商貿訪問邀請函,並請示了蘇州市政府。”婁佳感慨道,“這裏的每一環節,都少不了各個部門的支持。不光是我們外事處,還有商務局、公安局、衛監部門等等,都希望幫助企業把這些幫手帶回來。”
高新區“店小二”的強力“應援”日記:
3月20日
蘇州高新區向中國駐韓大使館發函,請求協助萬都韓國來華人員辦理簽證。
3月28日
實行航班管製,外籍人員來華需重新申請簽證。
4月27日
協助萬都辦理短期商貿訪問邀請函。
5月上旬
高新區就協調韓籍技術人員入境及包機事宜請示蘇州市政府,並與常州市有關部門對接協商包機入境防疫等事宜。
6月1日
對接外籍人士臨時居住點。
6月4日
韓方技術人員抵達常州,做好入境觀察及轉運工作的銜接。
6月5日
韓方技術人員檢測均為陰性,經專車轉運順利抵達集中觀察點。
目前,這批韓籍技術人員在核酸及血清檢測均正常並確認防控措施安全到位後, 每天都會按照“點對點”閉環複工要求,乘坐專車到達廠區,並直接進入專門生產車間開展設備安裝調試。
他們預計將在7月12日前完成產線改造。屆時這條線的年產能將達到 36 萬台,助力中國和世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
多年來,蘇州高新區一直是日韓、歐美等國家和地區企業投資興業的熱土。截至目前,在高新區的外資企業近 1800 家,它們為蘇州的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今年1-4月,蘇州高新區累計合同外資 3.58 億美元,同比增長 19.81%;到賬外資 5.93 億美元,同比增長 182.9%。
接下來,蘇州高新區將在嚴格落實相關防控政策的基礎上,全麵統籌外防輸入和複工複產需求,進一步做好對接、協調、服務,助推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提供堅強保障。( 看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