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40612174802.jpg
百村調研行 | 淮安市漁業村:“收回”千畝漁場 小漁村迎來美麗蝶變
2020-06-13 21:47:00  來源:新江蘇·中國江蘇網  
1
聽新聞

初夏時節,淮安區漁業村風吹荷動,陣陣清麗的荷香隨風襲來。“再過一陣子,咱們村藕田裏荷花都開了,那才叫個美!”漁業村黨總支書記潘誌平說。漁業村位於流均鎮東部,是淮安區最小的行政村,全村隻有145戶、638人,在全村1.2平方公裏的麵積裏,有1072畝為內湖水麵,旱地僅有57畝。絕大多數村民生活在水上,以船為家。

2年拉鋸戰 漁業村重獲發展資本

擁有1027畝廣闊的內湖水域麵積、風景秀麗的自然環境,漁業村本應該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然而長期以來,村集體年收入僅保持在8萬元左右,賬麵上還欠有70多萬元外債,漁民們生活條件低下,幹群關係惡劣、上訪嚴重。

2014年,村書記潘誌平臨危受命,擔負起重振漁業村的希望,而現實情況卻著實讓潘誌平吃了一驚:全村1027畝漁場以每年總計8萬元的極低價格、通過不公開招標的方式私下承包出去,而9名承包人其中有7名是村幹部和本村漁業大戶,另外2名則是相關親屬。更棘手的是,距離承包協議有效期結束還有7年……“現實情況很嚴峻,但漁業村的老百姓等不起,要立即製定收回魚塘的方案!”

這場收回魚塘的拉鋸戰,一打就是兩年。其間,潘誌平帶領黨員幹部、群眾通過談判、協商、司法起訴等等途徑開展工作。對於那些堅決不肯交還的,村裏不惜以賠付違約金的方式回收漁場。“我們還請來了資產評估公司,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賠付了100多萬元,當時就一個信念,無論如何也要把漁場收回來。”參與回收工作的村幹部王鶴廣對此記憶猶新。

2016年1月16日,時隔四年,許多漁業村村民還對這個難忘的日子脫口而出。這一天,漁業村在鎮裏的大禮堂舉辦漁場公開招標活動,不少漁業村的村民撂下手裏的捕魚活計,哪怕開船來回一天也要趕回鎮裏參加招標會。經過現場競標,最終漁業村1027畝漁場以7年708萬元的價格承包出去,村集體年收入一下由8萬元上漲到100多萬元。“潘書記!這下我們村的年收入可一下子滾了十幾個跟頭!”禮堂內,村民們激動地擁上前握住潘誌平的手。禮堂外,村民自發點起鞭炮,慶祝漁業村的新生。

“特色農產品+電商” 探索發展新增長極

真實發生的“一夜暴富”,並未讓漁業村驕傲自滿、停下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腳步。因地製宜、因村施策,傍有千畝內湖水麵,漁業村發展起螺螄、龍蝦、水禽養殖,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致富路子。

38歲的王艮才過去靠在外打工為生,一年收入不足3萬元。2016年回村後,他不僅擔任起村裏民兵營長的職務,還負責組織村民進行螺螄捕撈。“現在我們成立了合作社,把大家組織起來集體捕撈,過去一桶螺螄隻能賣十幾元,現在二三十元不成問題。”漁船上,王艮才拎起一桶桶沉甸甸的螺螄,邊忙活邊介紹道。

螺螄價格翻倍的背後,是村裏已經成熟的電商運作模式在支撐。“集體捕撈、清洗,便於統一漁業村螺螄產品的質量。在電商平台上統一銷售,不僅免去了村民銷售的苦惱,也方便進行價格協商。”負責電商銷售工作的村幹部趙啟良說。

經過四年的發展經營,如今漁業村的通過電商平台大規模銷售的農產品已經由螺螄擴展到蓮藕、藕粉、龍蝦、水禽等。去年一年,村裏通過電商平台銷出蓮藕200多萬斤,收益近100萬元,此外,僅龍蝦一項營業額就達300多萬元。“我們已經注冊了商標‘楚良’,下麵打算逐漸統一本村的農產品生產、銷售,把漁業村的品牌在市場上打出知名度來。”趙啟良說。

謀劃幸福 “以船為家”也能過得好

“到我們家船上看看!”漁民韓吉鋒熱情地招呼著,漁船裏,電視、空調、冰箱、微波爐等家電一應俱全,裏麵的桌上還擺放了一台筆記本電腦。“以前可用不上這些。不是沒錢用,而是不敢用。” 韓吉鋒說。原來,過去漁業村村民在船上並沒有專業規範的用電設備,大多從岸邊電線杆上私自拉線用電,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為了提高村民用電安全意識,漁業村邀請淮安區漁政監督大隊為72戶村民開展安全講座,詳細講解漁船捕撈、生活等一係列安全事項。此外,還投入兩萬多元為每戶漁民都配備了滅火器、救生衣、救生圈等一套設備。去年,漁業村對第一批36戶村民的漁船免費進行了電力下火改造,“現在漁民船上各種家電都能備上,用著放心!”村黨總支書記潘誌平說。

去年4月,為了方便與漁民黨員溝通,漁業村購置了一艘黨建船。“開會前我們提前聯絡大家,由村幹部開船到對應湖區,大家就能上船開會,免去了漁民來回跑的時間。”村書記潘誌平告訴記者,“疫情期間,黨建船還‘承擔’了防疫工作,我們開船為漁民們送防疫物資,並挨家為漁船消毒。”

近年來,漁業村一係列福利政策相繼出台:為全村村民代繳農村合作醫療、綜治財產保險,為每戶都建造了現代化標準廁所,並建成了富有特色的水上村級公墓、實行本村村民入園零收費……

“未來,我們將乘著國家“退養還湖”政策東風,籌建漁家風情旅遊公司,引導漁民走上現代觀光旅遊的發展新路子。”村書記潘誌平說。

記者 張莎沙 通訊員 孫振華 黃潔

標簽:
責編: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