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品和畜禽肉類是我們平時購買數量較多和購買頻率較高的食物種類之一,但水產品和畜禽肉類在養殖、宰殺、運輸、銷售等環節中可能會沾染細菌、病毒、甚至寄生蟲,因此該類食品安全問題也尤為引人關注。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確保水產品和畜禽肉類的食用安全呢?江蘇省疾控中心專家提示:
1.避免直接接觸水產品和畜禽肉類
盡量避免直接接觸水產品和畜禽肉類等食品原料。購買時可用袋子隔開或帶上手套,在購物筐中避免它們與蔬果及熟食接觸,回家後及時分裝處理。
2.生熟分開 勤洗手
水產品和畜禽肉類容易攜帶各類病毒、致病菌甚至寄生蟲,做熟的食物或即食食品接觸到它們可能出現交叉汙染。
所以,應使用專門的刀具、案板及容器,用完及時徹底清洗。將生熟分開、葷素分開才是安全的選擇。
在烹調處理水產品和畜禽肉類之前、期間及之後,都應徹底洗手,然後才能接觸其他食物和器皿。比如,接觸過水產品和畜禽肉類後,注意用肥皂洗手;避免沒有洗手就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巴。處理熟食前、上完廁所後、吃飯前都要注意洗手。

3.燒熟煮透 減少生食
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食品安全五要點”中,有一條就是燒熟煮透,這裏是指食物中心溫度達到70度以上。大部分細菌、病毒、寄生蟲對高溫敏感,在這個溫度下,蛋白質會變性、凝固,細菌、病毒、寄生蟲大多會死亡。盡量減少直接進食生食水產品,譬如三文魚、北極貝、毛蚶等,可進行適當加熱後再食用。
4.倡導使用公筷或采用分餐製
“分餐製”和使用“公筷公勺”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細菌等通過食物傳播,避免交叉感染,防止病從口入。積極倡導大家使用“公筷公勺”或采用“分餐製”,形成衛生、文明的良好用餐習慣。
交彙點記者 王甜
圖片來源 江蘇省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