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0日11時33分,南京璨聚鮮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秦淮區完成登記注冊手續,成為江蘇省第1000萬家市場主體。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江蘇省市場主體總數突破1000萬戶,達到1042.8萬戶,較2015年底增長73.5%。其中企業累計347.9萬戶、較2015年底增加69.8%;個體工商戶累計685.8萬戶,較2015年底增加77.1%。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184.1萬戶,其中新登記企業54.3萬戶,新登記個體工商戶129.4萬戶,發展數量高居各類型市場主體之首。全省日均新登記市場主體5044戶,日均新登記企業1488戶。

不僅總量在增加,新設企業的結構也持續優化。2019年底,全省新登記一、二、三產業企業分別為0.6萬戶、12萬戶、41.6萬戶,占比為1.1%、22.1%、76.8%。其中高技術製造業發展形勢良好,全省共新登記該類企業780戶,增速高於傳統製造業79.9個百分點。民營經濟支撐作用明顯。2019年,全省新登記私營企業49.1萬戶,占各類型企業比重達90.4%,平均每天誕生私營企業1345戶。
市場主體快速增長,離不開江蘇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其中,不見麵審批,是江蘇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張“名片”。商事製度改革以來,全省新設企業數量“井噴”式增長,2015年登記數量突破40萬戶,2016年登記數量突破50萬戶,2017年達到55.02萬戶,2018年底達到55萬戶。
2019年5月20日,在第二屆江蘇發展大會暨首屆全球蘇商大會開幕式上,省委書記婁勤儉向與會的1200多名海內外嘉賓闡釋江蘇特有的氣質時說:“營商環境隻有更好沒有最好。江蘇營商環境好,大家有目共睹。我們推行‘不見麵審批’,讓企業少跑腿、數據多跑路,90%的事項做到審批‘不見麵’。這當中‘3550’是一個新突破,實現了3個工作日注冊開業、5個工作日獲不動產權證、50個工作日內拿工業生產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
在昆山做外賣的送餐小哥孟鵬超,沒想到會成為“好活”APP上第10萬名個體工商戶。他僅僅用了兩個小時就領取了電子營業執照,成為一名創客。這一APP,是昆山推出的“一次也不用跑”的快速個體戶辦理係統。單獨為個體戶研發係統,這在全國是首創。
2016年江蘇省委省政府出台《深化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加快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的意見》,以更徹底的放權、更嚴格的監管、更精準的服務,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能,創造便利創業創新的營商環境,激發社會活力。
“不見麵審批”實現全程電子化,在全國率先做到了區域、主體和業務三個“全覆蓋”,申請人足不出戶就能通過電腦、手機申領執照;“證照分離”改革漸次推進,2018年11月10日起在全省範圍內對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進行“證照分離”改革;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經營範圍自主勾選;外資企業“單一窗口”等改革舉措,大大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
“一個生命科學公司,哪怕隻是中小企業,一落戶蘇州,就會有相應支持政策。公平的營商環境,讓市場有信心,企業願意落戶。十年磨一劍最終讓產業獲得從0到1的新生。”在蘇州工業園區生物產業園負責人龐俊勇看來,園區和企業能耐得住寂寞搞科研,完全得益於優良的營商環境。
如今,在江蘇開辦企業平均用時已壓縮至2.01天。經濟行穩致遠,需要繼續向改革要活力。繼往開來,江蘇正在向打造市場化、法製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努力。
交彙點記者 趙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