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江蘇徐州邳州市新河鎮袁場村,村民正在將有機大米裝袋、封包,準備銷往徐州地區。在有機水稻種植過程中,采用光碳核肥純生物製劑,代替傳統的農藥、化肥,使稻米具有米質佳、口感好等優點,受到市場青睞。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徐州“搭把手”電商平台吸引了不少客戶,有機稻米迎來了銷售旺季。
在江蘇徐州邳州市新河鎮袁場村,村民正在將有機大米裝袋、封包,準備銷往徐州地區。在有機水稻種植過程中,采用光碳核肥純生物製劑,代替傳統的農藥、化肥,使稻米具有米質佳、口感好等優點,受到市場青睞。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徐州“搭把手”電商平台吸引了不少客戶,有機稻米迎來了銷售旺季。
“我們種了200畝有機稻米,產量500多公斤,米的價格目前是12元一公斤,一畝地有上千元的利潤。去年,我們村集體收入僅有機稻米這一塊就收入20萬元。現在供不應求,每天正常銷售都在上千袋、上萬斤。”新河鎮袁場村黨支部書記劉兆良說。
如今,“消費扶貧”為低收入群體開辟脫貧新路子。徐州市積極推動消費扶貧工作,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消費扶貧活動,進一步拓寬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群體農副產品流通和銷售渠道,激發經濟薄弱村脫貧內生動力,持續鞏固脫貧成果。中秋國慶雙節前,在邳州市農業農村局的牽頭下,各鎮土特產也迎來了銷售旺季。
“我們選用的是國家優質品質南梗9108,去年5月20日前後栽下去,到11月底收割,比正常的水稻生長期長兩個多月,屬於半糯型的品種,經過國家輕工業食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檢測,已經達到無公害食品標準,在徐州地區很暢銷。”劉兆良介紹。
袁場村村民伏建平將家裏土地流轉出來,現在每天都會到基地打工,收入比以往更加可觀。“土地流轉出去,有地租,分紅高一些。米比較好賣,賣得多,我們分紅多,幹勁也足。”
除了有機稻米,在邳州市四戶鎮杜莊村的邳州市四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黑小米麵粉加工基地,優質的黑小麥麵粉正在源源不斷地打包成袋,準備銷往外地市場。
由於四戶鎮杜莊村地勢高亢,微量元素豐富,在優質黑小麥生產上有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黑小麥與普通的小麥相比不僅顏色不同,它的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總量還比普通小麥高20%。生產過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劑和其它材料,做到傳統種植傳統加工方法與現在的生產技術相結合,適合各類人群食用。
邳州市四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馮仰聖告訴記者:“每天要加工一萬公斤左右,通過各大銷售平台銷售發往全國各地。臨近中秋節期間銷售量非常大,我們晝夜加班生產,產品遠銷到新疆、寧夏、黑龍江等省市。”
與此同時,徐州潘二食品有限公司最近也接到不少來自各地的炒貨訂單。在生產車間,瓜子經過煮製、進入炒鍋、通過機子篩選等工序包裝發往市場。
“主要是禮盒銷得比較多。今年的訂單比往年銷量增加20%左右。因為訂單的需求,每天工人都要加班兩到三個小時,線上線下同步銷售,供不應求。”徐州潘二食品有限公司車間負責人潘夢晴介紹。
在消費扶貧工作中,徐州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創新機製,以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為抓手、銷售優質農產品為重點,通過線上與線下等多種方式,為經濟薄弱村提供穩定持續的帶貨渠道,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打通脫貧攻堅的“最後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