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40612174802.jpg
金湖:農房改善讓群眾更有獲得感
高起點規劃 高品質配套 多產業支撐
2020-10-19 08:45:00  來源:中國江蘇網  
1
聽新聞

“農房改善是好事,我們全力支持。”在淮安務工的金湖縣銀塗鎮於溝村村民崔傑,日前特地趕回家鄉簽訂拆遷協議。“家裏10畝地一年租金1萬元,我和老伴月收入5000多元,兒子月收入6000多元。”崔傑感歎說,現在全家年收入加起來超過15萬元,日子越過越舒心。

農民住房條件改善工作啟動以來,金湖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品質配套、多產業支撐,讓百姓“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建設“外在有顏值、內在有氣質”的美麗鄉村,讓群眾有獲得感。堅持群眾利益最大化,金湖給予自願搬遷農戶房屋補助、購房補貼、隱性補助“三重福利”,質量較好的農房可以在縣城換購等麵積的安置房,較為陳舊的農房也僅需支付1萬-2萬元差價。堅持靠城、靠鎮、靠園“三靠近”原則,金湖建設農村新型社區20多個,形成功能完善、高效便捷的生產生活圈,讓群眾搬得出、留得住。

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全麵排查集鎮閑置資產,整合利用原“七所八站”、學校、醫院和廢棄企業存量建設用地,優先安排農村新型社區項目,既節約土地指標、節省基礎設施配套成本,又進一步提升城鎮化發展水平、帶旺集鎮人氣,實現“一舉兩得”。據初步統計,全縣整理盤活集鎮存量土地2000畝以上。

“農房改善讓我們家提前住上新房,我們在集鎮180平方米的房子,離家200米就有工廠,在這裏上班收入不比外出打工低。”金南鎮村民王有富說。結合全縣特色產業布局,金湖把“搬得出、更要能致富”納入規劃設計要點,確保各鎮(街道)農村新型社區均有產業支撐。比如,金南幸福街小區依托良好的鎮工業基礎,引導居民進園區務工,既滿足企業用工需求又促進勞動力充分就業;毗鄰白馬湖景區的湖畔旺屯、緊靠荷花蕩4A級景區的荷韻小鎮,定位服務全域旅遊發展,引導居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業致富;戴樓新塘居住點、金北金港小區納入高鐵新區、航空新城規劃,接受產業輻射。除了圍繞產業布點農房改善項目,金湖還多渠道增加公益性崗位,確保群眾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讓農房改善這項民生工程真正惠及廣大百姓。

房子新了,腰包鼓了,生活更有奔頭。全縣累計完成自願簽訂搬遷協議15772戶、複墾宅基地10444.42畝;445戶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危房全部改造完畢;23個縣級新型社區已有21個完成規劃、12個開工建設,今明兩年全縣要共建房屋13221套。如今,優美的生活環境、穩定的就業崗位讓更多的村民奔向小康,有了更多的“詩和遠方”。

本報通訊員 李廣忠 陶 然 李 軍 侯秀鬆

本報記者 張莎沙

標簽:
責編: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