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最近有沒有想提的‘微心願’啊?”近日,在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灣頭鎮的廣福花園小區,田莊村村民代表田永清正入戶走訪村民。
入戶走訪搜集村民的“微心願”,如今已成為田莊村村民代表的一項日常工作。他們將村民的“微心願”記錄在案,再交由村“兩委”進行討論,對可實施、可量化的“微心願”進行整理,並每月在村民代表大會上進行協商,村民代表通過舉手表決決定村民提出的事項是否實施。
據了解,從2010年起,為助力廣陵新城建設,田莊村村民陸續搬遷至灣頭鎮天順花園和廣福花園兩個拆遷安置小區,村民成了居民,田莊村也成了“空心村”。
如何讓“空心村”裏“心”不空?記者在村黨群服務中心吧台上的銘牌上找到了答案,上麵寫著:“您來提,我來辦。”田莊村黨總支書記田寶貴告訴記者,為了提升村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村“兩委”創新社會管理機製,設立“您來提,我來辦”黨建品牌。
“今年我們提出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小區的適老化改造。”村民陳興林告訴記者,村裏和萬福社區溝通後,對小區進行了改造,如今居民身邊也有了老年人活動中心、理療室等場所。
一方麵是村民主動提問題,村裏幫忙解決問題;另一方麵,村“兩委”還會主動發現問題。“今年,在‘您來提,我來辦’之外,我們又推出了黨建品牌‘我來提,我來辦’,通過雙向發力,讓為民服務落地有聲。”田寶貴說。
在近日的村民代表大會上,田寶貴提出,給村裏今年考上大學的學生,每人發放鼓勵金。田寶貴的這一提議得到參會的所有村民的認可。
“雖然我們現在搬到小區住了,但我們還是田莊人。”這是田莊村村民的共同心聲。訴求有人解決,難題有人解答,田莊村通過黨建引領,推進基層治理,讓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得到顯著提升。
“每個月征集的‘微心願’中,有一些沒有進入投票環節,我們也需要向村民解釋。讓所有的流程都公開、公平。”田寶貴介紹,今年以來,村民們共提出了18個“微心願”,村“兩委”提出了11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所有事項完成率達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