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這句話出自東野奎吾的《解憂雜貨店》。無錫市新吳區和風幼兒園以讀書月活動為契機,讓孩子們尋找著書中“堅持”的榜樣,通過閱讀,理解什麼是“堅持”,學習踐行“堅持”。
什麼是堅持?瑤瑤說:“一步一步堅持住,把同一件事情給做完。”軒軒說:“堅持就是跳繩從不會到會。”檸檸說:“堅持就是需要很多時間。”在團討活動中,孩子就自己理解的“堅持”各抒己見,總結了堅持與時間、付出的關係,知道堅持的意義。
關於堅持的故事。意誌品質的培養,必須從平凡、細小的日常生活開始。比如:浩浩連續兩周的自主遊戲之後,都堅持做好自己的值日生工作;涵涵堅持每次午睡後都能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和被子;欣怡堅持每天早晨完成“來園五件事”。在生活中,教師也不斷捕捉和識別孩子的“堅持”時刻,並鼓勵並支持孩子做成想堅持的那件事,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收獲內心的滿足。

體育活動是培養幼兒勇敢、堅毅等良好品質的絕好機會。前段時間,幼兒園開展了參觀小學活動,在回程之路中,教師鼓勵孩子徒步歸來。徒步活動是培養幼兒力量和耐力的一種方式。對於小小的孩子來說,腿可能會很酸,需要堅持才能自己走完,也許路上會遇到“小怪獸”,但也一定會打敗它,因為孩子正在慢慢長大,漸漸變得越來越了不起。
堅持的力量。在活動中,教師和孩子共同識別書中的堅持榜樣,不斷觀察和傾聽幼兒尋找引發堅持的契機,支持孩子自主製定個性化的堅持目標,嚐試用一些記錄的方式來推動幼兒的堅持。大家都在且行且思中慢慢形成自己關於堅持學習品質的小主張。當我們為了目標去堅持,並且不放棄自己的初心,這堅持就有了不同尋常的力量。

堅持的學習品質往往和主動性關聯很大,越主動,越能堅持。所以我們要時常給幼兒機會發揮他自己的主動性,比如:支持他找到和製定一個真正自己想堅持的目標,讓他自己做具體的計劃等。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知道,即使當下有挫折有困難,但堅持最終也能獲得好的結果。這些小朋友不僅在做堅持的事,而且他們做的事是那麼有意義;從這些小朋友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