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萬物複蘇的季節裏,幼兒園裏迎來了一些“新朋友”。瞧,一些雜草也悄悄地從泥土裏,牆角邊鑽出來了,它們也想出來透透氣,沐浴這春日的雨露和陽光。可是,這給小朋友們的活動場地帶來了小麻煩。為了讓我們的遊戲環境更美好舒適,無錫市新吳區和風幼兒園全體師生展開了一場除草行動,在體驗中感受勞動的喜悅。
拔草行動進行時。一大早,孩子們全副武裝,來到幼兒園戶外場地。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了拔草行動,有些草躲在滑滑梯下,有的躲在牆角縫裏,但是都逃不過小朋友的“火眼金睛”。基於孩子的年齡特點,拔草活動以遊戲形式開展,瞧!孩子們三五成群,比一比誰拔得草多,分一分草的種類,看一看草根的樣子等。遇到不認識的草怎麼辦?拿平板打開軟件掃一掃,在勞動的過程中還能學到新的知識。聽!有幾個小朋友還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一邊勞動,一邊唱歌,一邊聊聊有趣的發現,這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呀!孩子們不怕髒、不怕累,在拔草活動中感受勞動的意義和樂趣。

拔草行動提問時。一個小時的勞動成果,孩子們看到籮筐裏的雜草引發了一係列的討論。原來草的種類有那麼多,它們都長得不一樣,所有的草都要拔掉嗎?這些雜草要怎麼處理呢?通過團討,孩子們將雜草進行分類,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認識不同草的種類。有些草可以拿去喂小羊、小兔,有些撿到的自然材料還可以用來做遊戲材料呢。孩子們各抒己見,在勞動活動後,提煉總結經驗,學習更多的知識。

拔草行動的意外收獲。“快來看,草根上有隻小蟲。”這意外的發現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圍觀,一場尋找土壤裏的秘密活動悄然展開。在探秘過程中,孩子們興奮地發現土壤裏有好多東西呀,樹根、枯葉、小石頭,還有很多小動物呢,小蚯蚓、西瓜蟲……孩子們自主探索,更直觀的觀察、了解這些土裏動植物的特征。
“大自然是我們的知識寶庫。”拔草活動,不僅淨化環境、美化校園,更能讓每個孩子在勞動中感受快樂。孩子們用自己的雙手勞動,懂得了“一分耕耘一份收獲”的道理。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孩子熱愛勞動、愛護環境的品質,讓孩子門認識植物、親近自然,促進他們對自然知識的探究和觀察興趣,更是讓他們在勞動中收獲快樂,體會勞動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