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麵落實“六保”任務,關係經濟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眼下正是江蘇省淮安市盱眙小龍蝦上市的季節,受疫情影響,今年小龍蝦的價格、銷量相比去年有所下降。對此,盱眙縣當地政府和小龍蝦養殖戶、經營戶、餐飲企業一道,謀出路、求突破,推動地方小龍蝦產業發展。

開拓新市場破解銷售難
早上7點,盱眙小龍蝦經營戶範保林準時開門營業。受疫情影響,一季度,他的門店每天隻有2000多斤的銷量,還不到往年的二分之一。本地的市場銷量無法突破,範保林隻能主動對接外地客戶開拓市場。他不僅帶著自己的小龍蝦前往全國各地推銷,為客戶介紹分析小龍蝦品質,還主動承擔物流費用,提供最優惠的價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努力換來了訂單量的增加,目前,範保林的小龍蝦銷量達到了每天3000到4000斤。
為解決蝦農小龍蝦苗銷售難的問題,盱眙縣千棵柳村村幹部葛兆彬籌措資金,新挖1000畝精養塘口回收蝦苗,聘請技術專家進行指導,並且招錄了30多名困難戶來塘口做工。不僅如此,葛兆彬還籌資在當地建設小龍蝦交易市場,收購蝦農的小龍蝦幫助統一銷售。目前,這個自建的小龍蝦交易市場,每天交易量多達3噸,最高交易量超過9噸,解決了周邊5個村1000多名蝦農的小龍蝦銷售難題。

對接互聯網“帶貨”“賣貨”忙
早上7點半,明祖陵鎮蝦農郭政準時開播:“盱眙小龍蝦,品質人人誇。好吃不膩不增肥,塘口拿貨更優惠。”今年,郭政和他人共同承包了700多畝蝦田,產量十分可觀。受疫情影響,往年不愁賣的小龍蝦,今年銷售出現下滑。起初,靦腆的郭政嚐試拍攝視頻在網上售賣龍蝦,但效果並不理想。在朋友的建議下,郭政開始在線上直播“帶貨”,樸實的形象和優質的產品讓他快速漲粉。

為了增加直播效果,他還編了不少“龍蝦順口溜”。慢慢地,他的粉絲數越來越多,直播間的“帶貨”量也越來越大。現在僅一個上午,他就能收到30多份線上訂單,總量超1000斤。在郭政的帶動下,周邊的農戶也加入到“直播帶貨”的行列,大家的銷路越走越寬。據了解,為促進消費擴容提質,盱眙縣今年陸續推出互聯網龍蝦節、農產品網銷直播等係列促消費活動,不斷激發消費潛能。

產業謀轉型政策來獎補
除了拓寬銷售渠道、謀求新的市場之外,一些龍蝦餐飲企業還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主動轉變產業結構。3月份恢複經營後,“紅胖胖”公司主動謀求轉型,從線下餐飲模式轉為生產冷凍熟蝦的冷鏈加工模式。從那以後,公司每天都有10多噸的出貨量,目前已銷售小龍蝦270多噸,實現產值1800多萬元。公司總經理錢海文介紹,預計再過兩個月,公司就能將之前丟失業務的損失彌補上,預計今年比去年至少增加20%的銷售額。

為助力龍蝦行業積極複產,盱眙縣今年出台《現代農業財政扶持獎補政策指南》,拿出1500萬元縣級專項資金,通過建立繁養分離體係、培育壯大冷鏈加工企業、創新銷售模式和消費方式等,在一二三產業上多向發力,不僅提高對龍蝦養殖戶的補貼,還對農村電商、農產品加工、產業化項目等11大類30項具體項目進行獎補,最大限度將疫情對龍蝦產業的影響降到最低。盱眙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朱耀介紹說:“新發展蝦稻共生連片在50畝以上的養殖戶,每畝給予300元補貼,對於工廠化加工本地龍蝦持續兩年開票銷售在500萬、2000萬、5000萬以上的,分別給予5萬、10萬、15萬的獎補。”
今年截至目前,盱眙縣已銷售小龍蝦4.1萬噸,銷售額超過20.5億元,銷量已接近當地小龍蝦總產量的50%。